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疫情为镜,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2020年03月06日11:3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034

  “这是一个需要事实而不是恐惧的时刻,是需要科学而不是谣言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从某种角度来说,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与每个人树立文明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密切相关。

  科学素养,就是要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

  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随,威胁着人类健康,但人类只要恰当使用科学武器,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生命代价。无论是非典、甲流还是新冠肺炎,我们对它们的科学认知有一个过程。近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发布。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根据现有证据,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战胜一种未知远多于已知的新型病毒,需要应对多大挑战、跨越多少障碍,不言而喻。显然,探寻治疗之策需要攻关,匡正种种邪谬之说,让理性战胜恐慌同样刻不容缓。疫情发生以来,从“抽烟、喝酒可以增强防疫能力”,“开暖气或空调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到“放鞭炮能够清除带毒气溶胶”,这些典型的不实信息极易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不仅让公众难辨真伪,影响人们的防疫行为习惯,也干扰了防疫抗疫工作大局。

  对公众而言,看到一条条目不暇接的热点信息,不妨冷静思考:信息来源是哪里?内容可靠性如何?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多方查证、换位思考、理性判断,谣言和误导就不会轻易将我们带到沟里去。对未知有害怕,对疫情有恐慌,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也不应该在“无意”中成为谣言的放大器、“伪科学”的“二传手”,为常识的“雪崩”添上一片雪花。

  科学素养,就是要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权益。

  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尚未被完全认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最简单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物理隔离。在非常时期,对普通人来说,“宅”在家中也是一种责任,不给国家添麻烦、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有人放弃全家团圆,有人压制住呼朋唤友的愿望,有人“全家总动员”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但是,也有少数人无视疫情防控的要求,顽固地拒绝佩戴口罩。一些地方甚至由此发生了极端案例:有人在地铁站辱骂劝导戴口罩的民警;有人因未戴口罩被劝止而持刀伤害社区治安员;甚至有公务员拒不佩戴口罩,与小区保安发生争执,态度嚣张……这些低劣行为不仅妨碍疫情防控大局,违反相关法律,也暴露出少数人科学素养的欠缺。

  每一个人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安全健康,也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不要用“我没有感染”这样的言辞自我麻痹,疫情严峻复杂时期,最重要的不是“自证清白”,而是用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和他人。戴好了口罩,信任就挂在了脸上,别人也才会回馈给你同样的信任。

  科学素养,就是要健康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疫情的肆虐,毫无疑问集中了我们的注意力,但众多医学专家开出的“勤洗手、多开窗”等“良方”,却简单得让我们几乎不敢相信。然而,再简单的科学也是科学。抗击疫情是一场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更是一场革命,一场人类同落后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的较量。如今,我们对随地吐痰等一些不文明行为不再漠然了,我们对勤洗手、多锻炼等一些卫生健康常识不再忽视了,我们对捕杀野生动物、乐于大吃大喝等一些饮食之道开始反思了……

  一些人热衷于食用各种野生动物,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极易感染上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很多人都在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应做出怎样的改变?应该推动形成这样的观念:滥食野味就是不文明、不健康、不道德的表现。长远来看,应从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层面入手,引导公众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再就吃饭来说,围桌合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我们对合餐习以为常,但筷来箸往着实为病菌扩散大开方便之门。有人倡议,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都应当使用公筷公勺,这有利于从源头掐断疾病传播。疫情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主动在意识层面除旧布新,对个人卫生习惯进行一次重塑。

  病毒是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长期存在下去,高枕无忧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这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见效。但要将这一非常之举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恐怕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了。在我们的社会心理中,一直存在着“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传统。疫情为镜,但愿这次形成的记忆能保持长久一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文章关键词:科学素养 疫情防控 科学认知 科学方法 良方 二传手 次生灾害 伪科学 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人民论坛:“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导诊、消毒、清扫等各类机器人,配送、测温、巡逻等各式无人机,还有多功能防护面屏、移动手术车、负压病房……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网络云展厅呈现的科技抗疫装备成为关注焦点。

  • “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导诊、消毒、清扫等各类机器人,配送、测温、巡逻等各式无人机,还有多功能防护面屏、移动手术车、负压病房……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网络云展厅呈现的科技抗疫装备成为关注焦点。

  • 人民观点:尊重科学,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展现了中国人民崇尚科学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场“大考”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说明我国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 【战“疫”说理】用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凝聚抗疫合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每一位普通公民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要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文明良好的科学素养、客观全面的理性思维和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凝聚赢取抗疫胜利的强大合力。

  • 【战“疫”说理】良好的公民素养和国民心态是“硬核”力量

    公共性的社会大事件,是检验和透视公民素养和国民心态的一个重要窗口。涵养良好的公民素养和国民心态,是疫情期间摆在我们面前的考题,同时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课题。

  • 【战“疫”说理】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健康心态

    要学习科学知识,养成重视科学、爱好科学的习惯,在疫情面前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坚守科学精神,养成忠于科学、捍卫科学的习惯,在疫情面前保持自尊自信的心态。

  • 【学理战“疫”】以文明良好科学素养增强心理免疫力

    抗击新冠病毒,不仅需要机体强壮的生理免疫力,而且需要心智健全的心理免疫力,公民文明良好的科学素养就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心理免疫力。科学精神是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以文明良好的科学素养增强心理免疫力的巨大正能量。

  • 如何抗击疫情阴谋论?媒体: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20年2月1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关于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强调疫情中相关数据迅速、公开且透明的共享正受到这种阴谋论的威胁。阴谋论的泛起除了与公众科学素养不足以及容易陷入某些行为偏差有关,亦属于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

  • 【央视快评】让科学防治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不断发扬科学精神,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方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完善防控机制,早日驱除疫魔。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