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无我”境界的担当作为从何而来?
——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观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 郑权
认识自我是一个贯穿古今的哲学难题。一般认为,认识自我的途径、对自身价值所持有的观点,是个人自我观的重要内容。社会存在决定思想认识,正确认识自我之难的重要原因是存在着现实利益的羁绊。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先进阶级的代表,超越了狭隘的个人主义,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目标,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有力的回答,彰显了其先进性,也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建理论。
一、革命战争年代的忘我献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其个人价值应该体现在整个阶级的利益表达之中。党员的标准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反映,作为一个个体,如何认识、处理个人价值与国家、组织利益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列宁也明确地提出,党员个人价值体现在表达人民意愿之中。他强调:“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利,以服从、服务于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这也为中国共产党人自我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支配行为,正是将国家、民族和整个阶级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及至生命都放在了次要地位,才会有共产党员牺牲自我的勇气和行为。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中以大无畏的精神以身许国,以及“怕死不当共产党员”这一鲜明的时代口号,成为战争时代共产党员个人价值实现的实践表达。牺牲成为当时对国家、民族热爱的最直接的体现,即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所以,在冲锋陷阵的前线,革命先辈们才会有“共产党员跟我上”的行为;在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时,才能够从容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为他人牺牲、为实现自己不能够看到的理想而牺牲、为后代而牺牲,为整个阶级的解放和自由而牺牲,这最令人震撼的秉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个人价值的最大展现。
二、执政初期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执掌政权的政党,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中,党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这样一个与革命时期完全不同的全新领域,还有很多艰苦困难的工作要做,迫切需要排除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急躁、骄傲、气馁、畏惧等情绪,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教育来提升党员的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改造,在防范“糖衣炮弹”中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共产党人作为执政党成员的自我新超越。
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党员的个人价值体现在奉献群众之中。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执政后党组织的迅速发展以及执政者的地位,很容易使党员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膨胀、迷失,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都有警惕,也做出了好的表率。董必武就曾明确地说过,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我”的态度不同,是唯我呢?还是忘我?是事事以我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也直接地阐明,“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1951年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中再次明确,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的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这一条件还写进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这是我们党执政后第一次对党员条件进行具体规范,为党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教育党员,防止出现官僚主义和宗派活动倾向。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建国后,这一优良作风在党内得到了更多地重视,更加强调自下而上的批评。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是推动大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很好的方法,是人民国家内全体革命人民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1954年 2月,党的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更是明确提出,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要充分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了增强党的团结,不但不允许缩小党内民主和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必须保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党员的缺点或错误进行批评,应当区别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方针。对于那种有意地破坏党的团结,而与党对抗,坚持不改正错误,甚至在党内进行宗派活动、分裂活动和其他危害活动的分子,党就必须进行无情的斗争,给以严格的制裁,直至在必要时将他们驱逐出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的团结,才能维护革命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
以党内广泛的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改造运动,克服党员思想不纯的问题,密切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从 1950年开始,用了 4年的时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对部分党员中出现的思想蜕化、违法乱纪现象增加等思想和组织不纯的问题进行了思想教育,使党经受住了执政的最初考验。对于部分党员干部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成就而滋长的骄傲自满情绪和命令主义作风,刘少奇同志在八大报告中提出,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彭德怀也说过,我们要像扫把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自警自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尊重人民意愿,立足于国情,实现了伟大的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全球经济与政治日益紧密联系以及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时代条件下,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党的根本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成为党面临的重要挑战。
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中体现自我价值。20世纪后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处理好物质利益与集体主义、人民至上价值的关系,是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时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国家不发展是大问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在不断增长,如果不存忧患意识,满足于固步自封而不与时俱进,党员的先进性就无从体现。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面对着党的队伍的整体性新老交替的实际状况,党鲜明地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建设要靠党员干部体现,在先进性要求面前,没有“特殊党员”。而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实践的,要体现在实践工作中的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这就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先锋作用的发挥增添了时代新内涵。
在提高执政能力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同时实践也深刻地证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这种联系,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就有了胜利之本,就有了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最深厚源泉,就有了正确决策,减少和防止失误的可靠保证。针对部分党员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党明确提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全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整党和学习教育活动,以整党和集中教育方式倡导共产党员在自我完善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四、新时代以“无我”境界担当作为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特色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正确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回答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自己对担任一个大国领袖的感受: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我价值实现做出了鲜明的回答和示范。
以自我革命精神带领人民攻艰克难。在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这已被改革开放 40多年的历程和成就所充分证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要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就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丰富集中教育的方法体系,并将成熟的经验纳入党内法规,更加强调纪律的严肃性和制度的执行力,形成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纯洁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党内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增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以坚定的自信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自信是一种基于自我评价基础上的积极心态,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自信是在攻艰克难中确立的,是在巨大的成就中强化的,也是引领未来的强大支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自信不是自我陶醉,而是鞭策,是追求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应时代之变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够确保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奉献。自我管理的基础是自我认知。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社会,就必须具有超越个人名利和阶级局限、领先时代的高尚的自我观。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来定义自我,在奉献人民中更多地实现利他性,应是共产党人自我观的重要特点,也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准确把握自我定位,针对党员个人素质现状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和管理,不断坚持自我成长,敢于接受现实挑战,勇于自我革命,带领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不断突显自身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重要贡献。
[ 责编:李澍]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指出: 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编者按: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2020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书记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 长江经济带建设 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如果没有科技的突破和支撑 人们面对浩瀚的海洋
总书记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蓝图 长江经济带建设 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坚定不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如果没有科技的突破和支撑 人们面对浩瀚的海洋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华民族的“守望相助”是一种团结理念,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支撑,既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法则,同时也是国与国之间的相处法则,尤其在非常时期,这一法则就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强调的就是一种奉献精神。
疫情总会有告一段落的时候,而对这样的人性闪光,及其背后透出的“人”的价值,我们的认识不应停止。读懂并彰显“人”的价值,这是疫情这场“大考”留下的宝贵启示,也是给我们上的深刻一课。
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每天向世界展现着不同的风姿。“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动员令”已经发出,“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出征号”已经吹响。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满载着2019年的丰收喜悦,坚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继续用奋斗书写中国之“变”。
点评: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2016年以来,8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交、复交,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一个中国”的共识在国际社会愈发巩固。这缘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更缘于国际社会对正确义利观、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