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医护人员是最忙碌的人。
一位是武汉本地医院的院长,一位是陕西援鄂医疗队的队长,在与新冠病毒斗争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惊心动魄”的紧急任务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疫情严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被确定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病房急需改造,工人哪里找?
央视网《院长说》系列采访截图
武汉大学人 医院东院区新冠肺炎救治指挥部总指挥张丙宏回忆道,26日、27日工人的工价开到1000多块一天,但是到了28日,开到6000块一天都招不到人。
医院只能向火神山医院工地“借人”,派车把工人接来,才按时完成改造,这时床位有400张。
2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被确定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当天要将床位扩充到800张。
紧急命令下达,张丙宏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医护人员齐上阵,将分散的病床拖至指定病区,又成立12个人的“敢死队”,进病区去放床。
病床从400张增加到800张,张丙宏带领医护人员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那天下着大雨,他们整个晚上都没有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即将进入污染区的护士们在穿戴防护用具。
培训医护、改造病房、接收病人、协调物资、保障后勤供应……数不清的工作如山塌一般压来,张丙宏曾连续30多个小时没睡觉,接了300多个电话,直到手机电量耗尽,“人也撑不住了”。
带领“精兵强将”,支援来了!
还是2月5日,还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支援来了!
施秉银带队提前出征
施秉银是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当天他带领3名医护骨干紧急奔赴武汉,提前熟悉将要接管的七、八病区情况,根据病区收治能力和患者情况“排兵布阵”。
2月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133名多专业“精兵强将”前往武汉,西安交大一附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集结!
作为全国知名的内分泌专家,施秉银亲自参与了院内每一位重症患者的诊疗,他说,“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人文关怀同样不落下,在施秉银负责的两个病区内,医患建立了交流微信群,患者有什么问题,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微信和医护人员进行交流。
据他介绍,除了一些很危重的患者,其他有手机的患者都加到了微信群中,每天互动频率很高,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很积极地在群里交流。
施秉银进入隔离病房查房
支援的力量来自全国各地,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12省市14支医疗队共3500余名医护协同作战。问题却也接踵而来。
院长有话说
12省市14支医疗队共3500余名医护,张丙宏院长作为总指挥如何管理?
央视网《院长说》系列采访截图
张丙宏院长表示,管理上强调“四统一”。
第一是统一指挥,无论你从什么地方来,无论你的地位多高,到了我们医院就必须统一指挥,听我指挥或我们指挥部的指挥;
第二是统一管理,一定是我们一起来管理,不可能是哪一个队哪一个医院自己去管理,不可以;
第三是统一诊疗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诊疗指南来;
第四是统一流程和规范,标准不适应的我们做适当修整。
施秉银院长带领团队援鄂,有何体会?
施秉银院长对医患关系十分感慨,他说:“有出院的患者流着眼泪,说将来一定会到西安去看我们,也有出院的老同志说将来一定要委托子女到西安当面感谢我们,所以我们也非常欣慰和高兴。在这里也要感谢我们的医护人员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劳动。”
经历过这次疫情,两位院长对未来医疗体系的建设又有何感想?
张丙宏院长表示,未来新院区的建设,可以做一些双通道的打算,一开始就把医生跟病人的通道分开,院内感控做好,该密封的密封好。
这样的改造花费是有限的,但如果发生一次疫情,花费比这个投入大得多。就像消防一样,宁可它一百年不用,但是一用起来就能派上用场。
施秉银院长表示,最近几年,很多医院传染科变成了感染科,这是基于很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救治,比方说乙肝、丙肝等。
但是传染病学科对于人类健康的保障作用不能忽视,就像国家,不能说因为没有战争就不做国防建设。所以,一定要加强传染病学科、传染病人才培养的工作。
来源:央视网
再次携手看夕阳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内 来自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刘凯医生 护送87岁老人王欣出病房做CT 途中恰逢落日很美 于是他特意停下
武汉明州康复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聂丹阳时刻跟随着65岁的崔志强。10天后,崔瑛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电话,让她到东院具体商量父亲接下来的治疗,电话里提到了肺移植的可能性。
国家卫健委8月1日消息,由湖北省武汉市选派6名有“方舱医院”实战经验的专家,组成“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为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改建为“方舱医院”提供设计、运营和管理经验的技术支持。
其中,“内地方舱医院支援队”由湖北省武汉市选派6名有“方舱医院”实战经验的专家,包括医院院长,院感、护理、建筑和设计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管的武昌方舱医院,是武汉市首批建设、第一个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最后一家休舱的方舱医院。
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导致肺部不可逆纤维化、湖北首例新冠肺炎终末期肺移植患者崔先生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出院。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导致肺部不可逆纤维化、湖北首例新冠肺炎终末期肺移植患者崔先生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出院。
这个端午,是我国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后迎来的首个传统佳节。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I科,主任医师余追端午节期间坚守在岗位。疫情期间,余追和另外6名医务人员加入首批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队伍,80多天共收治了120多名危重病人。
3月18日,当崔安被转运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华西医院接管的病区时,与他身体连接的ECMO已经运转了1个多月了。4月27日,拔除左侧胸管;28日,拔除右侧胸管;5月1日,拔除尿管、PICC管……5月4日,崔安已开始尝试靠坐,开始坐位平衡训练。
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疫情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这家医院没有一个通风系统相对比较独立的隔离病房,而且重症病区里有超过200位非新冠肺炎的危重患者。
一个多月前 34岁的澳门姑娘苏娃婷 独自带着一双儿女 从澳门几经辗转
我们再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余锂镭。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余锂镭正在为一位81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佩戴便携式心脏事件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