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面对面丨向“火雷兄弟”致敬 中建三局总经理揭秘“两山”建设背后的故事

2020年04月06日10:2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4万多名“白衣天使”驰援荆楚,救死扶伤,托举生命之时,同样有4万多名建设工人从八方赶来,倾力抢建,成为武汉战“疫”中“最美建设者”,他们用“中国速度”创造出了10多天内建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奇迹,“两山”医院运行近两个月,收治5000多名患者。

  本周,《面对面》栏目记者在武汉专访了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卫国,讲述“两山”医院建设背后的故事。

  军令如山 “我们不干谁干?”

  2020年1月2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武汉市决定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项目的牵头单位是总部位于武汉的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总指挥是刚刚上任一个月的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卫国。

  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

  10天之内,要建成如此规模的传染病专门医院,这是陈卫国乃至中建三局集团从未承担过的重任。

  陈卫国:军令如山,这就是命令,在湖北我们中建三局是最大的施工企业,在全国排名也是靠前的,我们不干谁能干?如果我们不干,良心上也说不过去,我们企业干部职工也不会接受。当时有一个口号我觉得特别感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缺人 缺物 缺时间 10天怎么啃下“硬骨头”?

  一声令下。一场事关生死的基建战全面打响!中建三局派出设计团队,与工程设计单位共同设计。而在领受任务的1月23日当晚,中建三局调集武汉市正在加班的5个建设项目中的工人,迅速展开场地平整等工作。

  据陈卫国描述,计划里在平坦的场地上进行简单的场平并没有实现,因为施工场地存在很大高差,他们用两天多时间挖田40万方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也给他们10天的工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条件成熟的先动,条件不成熟的后抢,调入更多的设备,动员更多的力量,他们只能去通过这种方式尽量缩短土方的施工时间。

  1月24日,除夕夜,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上百台机械陆续进场,国家电网数百职工运送大批变压器、电缆,施工送电,钢筋、管材陆续进场。

  从接到任务那天起,陈卫国就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压力,压力不仅来自任务的艰巨,还有施工人员的奇缺。当时正值过年,很多项目停工,工人都回家过年。中国建筑举全集团之力,第一时间调集12家单位参战。中建三局通过各种方式集结管理、施工人员。

  陈卫国:我们计划要找七千人,当时我们统计可以立即调的劳务就是八百人,我们把其他公司负责人全部叫过来,从全国各地去找人,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动。我当时也跟大家开玩笑,说我当上总经理才一个月就碰上这么一个硬骨头。心理压力是不好用语言形容和表达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是高度紧张、焦虑、着急、挣扎的状态。

  国际项目经理变身测温员 第二战场如何紧急开辟?

  就在火神山工地刚刚平整好场地的时候,1月25日下午,武汉市决定在火神山医院之外,半个月之内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春节停产停运期间,仅存的一点人机物料都投入建设火神山医院,再开辟第二战场,可谓难上加难。

  陈卫国:当时就是你只要能来都来,来了以后现场再来分配任务,管理人员也是。我们有一个从马来西亚回来的国际项目经理,他当时回国养伤的,回来就直接到工地来。后来我们跟他讲说,你只能干一件工作,就是在工地门口给工人测温。所以他就当起了门神,在那里给工人测温。

  随着疫情的迅速发展,雷神山医院设计几度变更,5万平方米、7.5万平方米、7.99万平方米,短短六天,雷神山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三次增加,床位从1300张增加至1600张。人员、物资、设备的紧缺又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陈卫国:我们从火神山抽调了一支最强的队伍去负责雷神山的建设,当时还计划从火神山转战一部分人,但当时他们已经极度疲劳,我们只能再动员。我们向中建总公司求援,请求全国各地分公司紧急驰援,后面来了几百个管理团队几千人的队伍,一下子就把雷神山的工人从一万多人增加到了两万多人。

  临交工前还要调整  一晚上怎么干成两天多的活?

  1月31日,出于最高防护级别的需要,火神山医院方面提出,已经建好的三区两通道的设计必须调整。即将交工的建设队伍又迎来了最艰难的时刻。

  陈卫国:我们当时已经到了身体上心理上的极限,几天几夜没睡觉,就拼着命想把它交出去,突然来了这么一个调整,就像最后一根稻草把团队压到接近崩溃的边缘。这个调整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一般来说大概需要两天,但当时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我们所有的管理人员就死盯着那儿,所有的人力都集中到这上面来,实在不够我们就请求从外省增援,当时就觉得千斤重担都压在我们身上,我们就像夹在石头缝中的蚂蚁一样,没有任何余地,只有尽力去施展自己的力量。

  三天三夜 女领班带领电焊工连续作战 坚决不休息

  2月1日中午12点,火神山医院场地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2月4日,上千名解放军医护人员进驻火神山医院后开始收治病人。

  2月6日下午,武汉市城建局会同市卫健委开展雷神山医院验收工作并逐步移交。2月8日晚,容纳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收治首批确诊患者。

  陈卫国称建设者为“火雷兄弟”。他说,没有这些“火雷兄弟”,火神山、雷神山是立不起来的。这其中,焊氧气管的工人让他非常感动。

  陈卫国:因为氧气管比较特殊,能够焊氧气管的人不多。当时的时间特别紧,工人干了三天三夜没回去睡,一个女同志带队干了三天三夜。我们跟她讲,你必须得回去休息,再不休息要出人命,她坚决不走,说第一批房不交出来,我们就不走。

  记者:您说他们是为了什么?

  陈卫国: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想着救人,要救命,大家都指望着医院,要是不能如期建成,不是就掉链子了吗?

  从建设到维保 掉了10多斤 “看到病人出院 就觉得自己值了”

  因为是传染病医院,两座医院收治病人后,病区水电气等系统的运行维修保障成了比施工更为艰巨的任务。小到空调调温、电视换台、龙头漏水,大到新风系统故障,接到任务安排,维保队员必须第一时间进入病区工作。因此,维保人员成为除医护人员、住院患者之外,进入“红区”频次最高的群体。高峰期,有494名维保人员在“两山”医院一线,全天候响应院方和医护人员的需求。最多时每天完成600余项维保事项,确保医院正常运转。

  来自湖北十堰的30岁小伙儿徐飞,从建设到参与维保工作,已经在武汉坚守了60多天。大年初一,刚刚到家3天,他就接到返岗通知。和家人告别后,凭借手机上中建三局开具的电子通行证,徐飞驾车四个多小时,到达已经“封城”的武汉,直奔火神山工程现场。当时给徐飞的任务就是去加工厂生产暖通风管,他召集以前一起工作的工友用三天的时间赶制出火神山医院所需要的暖通风管,第一时间赶到了火神山医院工地进行吊装,之后去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雷神山医院工程收尾时,徐飞和手下十几名工人选择继续留下参与维保。

  徐飞:我们其实每天都很累,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我来的这段时间瘦了十多斤,虽然公司给我们定了酒店,但我们加班后基本都不会回去,就在车上休息,想着赶紧把事情做出来,让这件事情尽量往前赶,时间不等人。

  记者:维保的时候你都做过什么?

  徐飞:室外风机里面的滤芯全部更换,这就相当于站在病毒口,比跟病人近距离接触还要凶险。但是现在想一想,看着每天都有出院病人,感觉自己做这么多也值了。

  制片人丨张士峰

  编辑丨张宏飞 刘峻廷

文章关键词:火神山 大高差 维保 两山 病区 雷神 硬骨头 火雷兄弟 白衣天使 红区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现在是12月了,看到这些依然想哭……

    抗疫期间 那么多感动的瞬间 温暖着无数中国人 当前往武汉的物资运输车 通过收费站时 当前往武汉的物资运输车 通过收费站时 ”并向司机师傅敬礼 刚刚驶出收费站 祝他一路顺风 那一刻,他们素昧平生 

  • 救死扶伤的排头兵张西京:我无愧于医生这个称号

    11月9日晚8点,《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此次报告会邀请了深度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人员,其中有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等。

  • 见证火神山医院建设中的中国速度 尹典:这温暖的力量瞬让我把恐惧忘得烟消云散

    11月9日晚八点,《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尹典:这温暖的力量瞬间让我把所有的恐惧忘得烟消云散,我们连命都赌了,在火神山还怕什么呢?

  • 守卫火神山安宁和稳定 燕占飞:我是一名人民警察 我们不上谁上

    11月9日晚八点,《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此次报告会邀请了深度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人员,其中有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等。

  • 6000多项展览要素全景再现抗疫大考

    展览的总面积9000平方米,展线长1445米,展出照片1100余张、实物展品1000余件(套)、视频45个,设计大型场景33处,互动项目18处,各类展览要素总计超过6000项。当来到布置有14位抗疫烈士遗像的烈士墙前,王欣老人潸然泪下:“非常不容易,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面对烈士遗像,他深深地三鞠躬。

  • 千余件实物重现武汉抗疫故事,参与者展览现场泪目回忆

    疫情期间,武汉客厅曾被改建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专门用来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是武汉首批方舱医院之一。“看到了很多我的好同行……”鲍敏盯着烈士墙上梅仲明、汪学庆、夏思思、彭银华等逝世医护人员的照片,红了眼圈。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别样中秋:别样团圆家国情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别样中秋:别样团圆家国情 ”  春节前喻东原本跟在武汉的哥哥约定好,回老家与80多岁的母亲团聚,没想到这个愿望拖到现在也未能如愿。

  • 一顿迟到了8个月的“年夜饭”……

    ”   9月30日晚7时许,32岁的王志齐驱车从武汉回到河南商丘,和相离8个多月的家人团聚。武一力 摄  紧接着,王志齐又接到建设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和武汉经开区沌口方舱医院建设的任务。

  • 今日,家国同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奠定国之基石,国护佑万家平安。让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摄)。“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 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一线抗疫群英谱)

    “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率先开展病毒核酸检测……  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丹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控制科担任主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