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通讯员 蒋琮琮 刘畅)测体温、查绿码、全身消毒,戴口罩、穿鞋套……4月2日,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部的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合晶”)内,每一道防线都严谨有序。走进洁净明亮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只见机械臂快速有力运转,身着白色无尘工作服、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着长晶情况,一片片“中国芯”硅晶片,从这里拉制、切片,发往全球各地知名的芯片生产企业。
作为我省首家半导体级硅晶圆片生产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自2月17日全面开工生产以来,郑州合晶的订单量已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多,当很多企业还在打生存战时,郑州合晶已经实现了逆势上扬。
“疫情刚发生时,我们心里也没底,但政府一系列‘硬核’举措,让我们吃下了复工复产的‘定心丸’,目前公司到岗人数265人,复工率已达100%。”该公司协理陈志刚告诉记者。
陈志刚说,正式复工后,100多名员工第一时间到岗上班,但产能依然不足。得知这一情况后,航空港实验区相关部门一方面联合企业梳理外地员工名单,协调符合条件的外地员工来郑返岗,另一方面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帮助招募新员工,半个月后,新招募的41名员工就开始上岗生产。
为支持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航空港实验区在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支持企业(项目)复工复产若干政策,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强信心“三送一强”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尽快达产。在郑州合晶,服务专班结合资料审查和现场督查,尽力缩短复工审核时间,现场指导防疫复工工作,协调解决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问题,帮助企业申请复工奖励和防疫补贴。根据政策,郑州合晶可获得多项复工奖励和补贴,目前第一笔补贴已经到账。
返岗复工问题陆续解决,生产线产能逐步恢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郑州合晶如约发货,不但获得关键客户的肯定,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溢出”效应——订单量激增。“疫情防控期间订单量不降反增,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3月份起,郑州合晶全体员工24小时轮班作业全力赶工,争取把疫情影响的产量补回来。”陈志刚说。
据了解,郑州合晶2018年10月正式投产,目前硅晶圆片月产能10万片,计划今年年底达到月产能20万片的目标。
许继电气为世界上已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50%的换流阀 70年来,河南为共和国创下无数中国第一:第一台大型拖拉机、第一台大型球磨机、第一台高速柴油机、第一台液压支架、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第一块浮法玻璃、第一张帘子布、第一辆纯电动客车、第一台隧道盾构机……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表示,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6月11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里,河南大神生态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组装手机。
2年前,河南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超过5万家,注册资本超过6200亿元。”宇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实行了原产地证“信用签证”管理,仅这项改革可以让他们每年至少可以减少跑趟250次。
2月28日,郑州航空港区召开2019年度工作会议,对2018年辖区取得的发展成绩进行总结,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年,郑州航空港区确定重点项目680个,GDP增速将确保10%、力争12%,一批产业、交通、教育项目也将迎来关键节点。
今年,郑州航空港区确定重点项目680个,GDP增速将确保10%、力争12%,一批产业、交通、教育项目也将迎来关键节点。
“健康且质效双升”,经济强省河南亮出了2018年全省商务经济成绩单。餐饮消费数据印证了河南人“以食为天”的特性:2018年,全省餐饮收入增速跑赢了商品零售增速,收入3018.5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
王国生在位于双鹤湖中央公园的港区规划展览馆,详细了解港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对建设“国际、魅力、机遇、幸福”港区给予肯定。王国生指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港区今天发展的骄人成绩,得益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前瞻谋划、合力推动、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