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锐参考|这家世界顶级学术刊物,为何连续三天向中国道歉?

2020年04月11日16:59  来源:参考消息

5034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文/逸轩)

  英国《自然》杂志道歉了。

  作为一本世界顶级学术刊物,此前,该杂志曾将新冠病毒直接与武汉、中国相关联。

  而在最新的社论中,《自然》杂志表示,“当初的做法确实有误,我们愿为此承担责任并道歉”。

  《自然》杂志网站截图

  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之际,种族主义和歧视的杂音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为科学与真相奔走,反对污名化、政治化的声音,也正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一股强大力量。

  连续三天致歉:“病毒不会歧视——我们所有人都有风险”

  英国《自然》杂志的道歉首先于4月7日,以英文社评的方式发布在官方网站上。

  4月8日,同样的内容发布于《自然》杂志海外社交账号上。

  《自然》杂志推特截图

  4月9日,《自然》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又发布了中文翻译版本。

  连续三天,国内外三次发声,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期刊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这篇题为《停止新冠病毒的污名化》的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卫生组织2月将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时,曾委婉地提醒在新闻报道中错误地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和中国关联在一起的人和组织。

  而其中就“包括《自然》杂志”。

  “我们当初的做法确实有误,我们愿为此承担责任并道歉。”文内这样写道。

  道歉后,社论不忘科普,世卫组织早在2015年就发布指引,要求停止这种做法,以减少污名化和恶劣影响,比如对所涉区域或当地民众的恐惧或愤怒之情。

  为什么要道歉?文章援引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家的话表示,历史表明,大流行会导致一些群体被污名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要谨言慎行。

  “如果存有疑问,可以征求他人意见,但无论如何,一定要落到实实在在的证据上。”文章说。

  亮明态度后,这篇道歉社论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引申出“种族主义攻击”、“一损俱损”两个子话题,描绘了新冠病毒污名化给特定群体和世界带来的严重影响:

  世界各地的亚裔成为种族主义攻击的对象;大批中国留学生苦恼于遭受种族主义歧视和未来学业的不确定性;高校损失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学子……

  显然,这篇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文章,并非仅仅为向中国道歉,同时还试图表达出这样一种深远忧虑:全球化文明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如果任由歧视和偏见滋生,那么人类面对的敌人就不再仅仅是新冠病毒。

  而更好的总结也许是《自然》杂志在其海外账号上提炼的那句话:病毒不会歧视——我们所有人都有风险。

  多国网友高呼:停止污名化!

  这份以科学的名义,向世界发出的分量十足的疾呼,也立刻引发各方热议和共鸣。

  美国《国民评论》网站在4月9日的报道中注意到,《自然》杂志还在文章中指责少数政客“抱守旧辞不放”,并点名美国总统特朗普、巴西众议员爱德华等此前攻击中国的政客们。

  “执意将一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与某个地方关联在一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立即停止。”报道援引《自然》杂志文章称。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则在报道中援引文章另一段话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引起的污名化导致亚洲年轻人离开国际校园,缩短教育时间,放弃自己和他人的机会,让科研环境每况愈下——在这个世界依赖科研寻求出路之际,将不啻为一个悲剧。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报道截图

  引发媒体多角度解读的同时,《自然》杂志的文章也在中外网友间引发讨论。

  不少中国网友首先对《自然》杂志能够改正错误、反对污名化的举动表示赞赏。

  一些外国网友则开始反省西方此前的舆论攻击。

  更有外国网友直接引用《自然》杂志的标题呼吁:停止污名化!

  “污蔑和指责别人是赶不走病毒的”

  事实上,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反对污名化、反对歧视的声浪日益响亮。

  美国反诽谤联盟、美国全国亚裔美国人委员会以及其他258个团体此前致信众议院两党领袖,敦促国会采取切实措施,以遏制种族主义、仇外情绪和错误信息。

  美国华盛顿州卫生部门专门设计“减少污名化”专题链接,强调关于疫情的错误信息会造成恐惧和敌意。

  而反对污名化成为趋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看到:污名化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反对污名化的呼声,并不仅仅来自于欧美国家。在歧视面前,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必须最大限度成为共同体,携手直面偏见并发起反击。

  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周刊网站在4月9日报道中指出,甚至在尼泊尔,一名刚刚从韩国回国的男性由于出现症状自我隔离。但他和他的家人却遭到邻居的歧视,隐私信息也被发布于社交媒体上。

  《喜马拉雅时报》周刊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呼吁有识之士、名人、媒体等积极行动,尽量减少污名化。

  在新冠病毒威胁下,每个人都可能身处于危险中。而在饱含偏见、歧视、种族主义的“思想病毒”的威胁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在4月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政客又一次利用疫情抹黑中国,发言人赵立坚也驳斥称,对中国污名化的行径不得人心。

  赵立坚指出,任何国家都应该始终把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首位,并为本国人民提供足够和有效的保障。

  “污蔑和指责别人是赶不走病毒的。”他说。

  (编辑/冯翀)

文章关键词:自然 学术刊物 新冠 道歉 截图 covid-19 喜马拉雅时报 停止新冠病毒的污名化 国民评论 病毒引起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河南省实施“六严禁” 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

    记者12月1日获悉,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铁路、国道省道(含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两侧用地范围以外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的要立即停止。

  • “第二小提琴手”的伟大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始人,曾多次以“第二小提琴手”来谦虚定位他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恩格斯对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辩证法的阐发,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 农业农村部:扩延长江口禁捕范围 设立禁捕管理区

    为巩固和扩大长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强长江口水域禁捕管理,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决定扩延长江口禁捕范围,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长江口禁捕管理区范围为东经122°15′、北纬31°41′36″、北纬30°54′形成的框型区线,向西以水陆交界线为界。

  •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除大力节能,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还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李宏伟认为,未来,切实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应以落实产权主体为关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双黑洞吞噬恒星罕见天文现象

    记者从安徽师范大学获悉,该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