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依靠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各地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稳定拔除“穷根”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依靠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各地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稳定拔除“穷根”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周楠、杨静
美好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勤劳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新华社记者在各地采访看到,作为“五个一批”的首位,扶持生产和就业成为各地脱贫攻坚的抓手。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支持务工和创业,越来越多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扶贫拔“穷根”
暮春时节,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的大山里,记者遇到了放置蜂箱回来的陈升发。69岁的老陈高兴地说:“今年春天花开得好,蜂蜜又能大丰收!”
陈升发曾是龙山县咱果乡脉龙村的贫困户,两个儿子都有残疾。
2015年以来,县发改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沙宁乡市对口帮扶工作队相继来到村里和乡里。挨家走访后,扶贫队结合陈升发有养蜂技能优势,帮助其扩大养殖规模、拓宽销路。
“我们帮他争取了政府贴息的5万元小额贷款,有了资金支持,陈升发干劲很足,养蜂规模从30多箱增加到100多箱。”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彭顺风说。
教村民用微信、寄快递,帮助申请“桐花寨”商标,开设电商平台……扶贫干部们给村里带来了诸多变化,陈升发不仅脱了贫,还和村民把蜂蜜销售到了东南亚。
“由于管理好,蜂蜜品质提高,每斤能卖到120元,去年纯收入就有6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陈升发说。
像陈升发这样依靠发展生产脱贫的群众越来越多。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促进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通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和多方努力,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务工就业创造新希望
在云南省建水县,过去一心想着在土里刨食的脱贫户杨丰,没想到会与足球结缘。杨丰的家在李浩寨乡里长营村,当地山多耕地少,村民靠种土豆、玉米、烤烟等为生。
杨丰家里有6口人——父亲年迈,母亲双脚有严重风湿,妻子要照顾两个孩子,他自己在一场车祸中左脚粉碎性骨折。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杨丰,却让他下决心寻找出路把家撑起来。
在当地扶贫干部动员下,2016年,身体已逐渐恢复的他和妻子到深圳一家电子厂务工。后来,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他又联系到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在签订协议和学习足球手工制作技术后,夫妻俩回老家办起简易小厂创业,动员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乡里补助3.2万元,帮助建设加工厂房、添置产品展示架,还在各村做宣传,组织贫困户培训。”杨丰说,去年以来,已有50多名村民加入足球手工制作,其中包括20多名贫困户,每月收入1800元至3000元。
劳动最光荣、幸福靠奋斗。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地政府和输入地政府加大帮扶力度,推动贫困人口通过务工脱贫。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做好疫情加试题
2月底,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麻屯镇杨树湾村扶贫车间就忙开了。“一天套两三千个袋,每月挣千把块钱。”杨树湾村脱贫户魏孝敏已经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两年多,加工编织袋时,手速飞快。
“在做好防疫同时,乡里抓紧让扶贫车间复工,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杨树湾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奇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证贫困户收入不受影响。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期实现目标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一些贫困劳动力务工受阻,一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困难。
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实践看,疫情或灾害对减贫进程会产生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做好疫情加试题,夺取战贫全面胜利。
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产业扶贫工作指导意见,聚焦产业巩固提升、产销精准对接、带贫主体培育、科技人才服务等环节,强化措施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印发通知,部署做好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有关工作。要求促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临时增设的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卡点值守等岗位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要积极应对,重点做好贫困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做好扶贫项目的开工复工。同时,抓紧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
在大别山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不朽的大别山精神,构成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相关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弘扬大别山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 共康村是为易地扶贫搬迁而建的新村,由加查县、曲松县、隆子县、措美县的369户1296名贫困群众组成,2018年7月全部搬迁入住。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 走进共康村,屋舍俨然有序,院落洁净美观,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宽敞的道路两旁。
“山脚大棚覆盖,山中果树缠腰,山顶休闲观光”——一个标准化产业园区已在桲椤树社区逐步建成。通过务工就业、扶贫专岗、资产收益分配等方式,赵玉明这样的23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保脱贫工作并持续发力,将继续在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下功夫,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去年10月以来,重庆各级扶贫、妇联等部门与重庆南川金佛山中医院联合开展扶贫专项行动,为一些贫困肿瘤患者提供免费治疗。截至目前,重庆开展的贫困肿瘤患者社会扶贫专项行动,已先后对近百位贫困肿瘤患者实施免费治疗,其中大部分患者已好转出院。
题:第一书记扑下身子“挖穷根”——来自辽宁喀左县的扶贫见闻 两年间,几位“第一书记”一心一意谋发展,扑下身子“挖穷根”,不仅给当地群众种下致富“种子”,还带动当地干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拓展工作思路。
这是内蒙古卓资县易地扶贫搬迁房——福安小区(3月27日摄)。把易地扶贫搬迁房建在寸土寸金的高铁站旁,卓资县决策时还有过一番争论。” 3月27日,福安小区的贫困群众在小区扶贫车间里制作仿真草坪。
眼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随着全国各地在大病保险、医疗
古色古香的村庄门楼,喜庆靓丽的大红灯笼,浪漫的紫藤花海与五彩风车长廊交相辉映……走在民权县花园乡赵洪波村,浓浓的乡村风情,每天都是过大年的味道,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贫困村。11月11日下午,“全国融媒体商丘行”采访团来到这个紫藤花交织的民宿文化村,寻访当地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做法。
“穷根”找到了,通过易地搬迁让交通闭塞的村民从草原深处搬出来,再通过发展产业让大家致富成为必然选择。据介绍,波海村易地搬迁主要有两种户型供村民选择,3人以下为76㎡,3人以上为99.05㎡,完全可以满足居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