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楠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卢亚其摄)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梅常伟)他参军前,家乡父老就听说过他,那时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杂技演员;他牺牲后,全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都认识了他,一名在执行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光荣殉职的武警战士。
他,就是张楠,1987年12月生于河北沧州,2004年入伍,中共党员。2015年7月26日,他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遭遇恐怖袭击,献出了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武警山东省总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武警部队追授他“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2011年,张楠24岁。由于军事素质过硬,他被特批成为一名特战队员。
战位变了,许多高难度课目张楠都要从零学起。抓绳攀登,他抢着第一个上,别人爬1遍,他爬3遍;5公里武装越野,他悄悄在背囊里装几块砖,增加负重;射击不够精准,他就在枪管上挂砖头、吊沙袋,提高稳定性……
有段时间,张楠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身上更是伤口连着伤口、血泡挨着血泡。但他总乐呵呵地说,自己爱军营,喜欢挑战,不怕苦,也不觉得苦。
同样是在这一年,张楠所在部队附近一个森林公园突发山火,他带领全班战士最先赶到。灭火战斗持续了三天两夜,张楠和战友们几乎没有合眼,脸被熏黑,手上满是燎泡。
2012年,张楠25岁。服役8年、超过提干年龄的他,面临着走与留的选择。
母亲专程赶到部队,希望他复员,回家结婚、创业。这次,一向听话、孝顺的张楠破天荒地违背了母亲的意思,他说:“我愿意当一辈子兵!”
2014年,张楠27岁。9月,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任务:选拔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警卫人员。
去,还是不去?张楠陷入两难:1个多月前,他唯一的姐姐患病离世。
一番煎熬,几度纠结,张楠决定报名。几个月后,他以24个课目全优、总评第一的成绩,从500多名特战精英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8人警卫小组。
2015年,张楠28岁。数千公里外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战火纷飞,绑架、爆炸、冷枪时常发生。
2月,张楠和战友们抵达摩加迪沙,开始执行我使馆护卫任务。
4月14日,使馆北侧发生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张楠和战友立即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混乱中,1颗流弹击中了张楠。经检查,子弹从他的左胸射入,距心脏仅有1厘米。
经抢救,张楠脱离了生命危险,上级通知他回国养伤。张楠急了,挣扎着从病床上起来,给领导打电话要求留下来。他说:“我一定尽快康复,重返岗位,不辱使命!”
5月,在手术第3天要求出院、第7天坚持下地走动、第16天开始恢复体能训练的张楠,完成伤体康复训练,重返执勤岗位。
7月26日16时,中国驻索马里使馆所在酒店遭自杀式炸弹恐怖袭击。
巨大的冲击波将使馆所有门窗击碎,坍塌的天花板重重地压在了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张楠和另一位战友的身上。因伤及动脉失血过多,张楠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
张楠牺牲后第5天,他所在中队党支部收到1份长达7页纸的思想汇报,那是张楠治疗期间写下的。
“生命是最宝贵的,但人总会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张楠这样写道,“作为新时期的军人,就是要有英勇无畏的气概!”
2015年8月1日,张楠的遗体回到祖国怀抱。悲壮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2016年7月26日,张楠烈士铜像在河北省沧州市烈士陵园落成。俊朗的面孔、坚毅的目光,定格下一名忠诚卫士的无悔青春……
查干湖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这是查干湖湿地(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这是查干湖花海景区(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是在长春南湖公园拍摄的荷花(7月16日摄)。近日,吉林长春南湖公园荷花进入盛花期,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近日,吉林长春南湖公园荷花进入盛花期,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5月18日,在舒兰市正阳小区,工作人员为出入居民测温登记。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18日,在舒兰市正阳小区,工作人员为出入居民测温登记。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5月18日,在舒兰市通机小区,工作人员为出入居民测温登记。
2月9日晚8点,飞书公开课首次上线,抖音CEO张楠在线分享了抖音团队是如何通过办公套件飞书,实现高效远程办公的。
为了努力赢得那“一分”的安全,张楠坚守平凡、责任为先,用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趟高铁、每一次盯控,将安全这个主题贯穿在自己工作中每分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