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这几天,从岭南到塞北,我国各地粮食生产全面展开。种植面积增加、多种政策保障,再加上高质量的夏种夏管,为丰收打好基础。
丰收有基础,稳定面积是前提。在中原粮仓河南,离麦收还有半个月时间,现在正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期。荥阳新田地种植合作社的李杰最近特别忙,今年,合作社管理的小麦区域从6个县扩大到8个县,面积增加到10万亩。
合作社之所以有底气不断扩大耕种面积,李杰说,靠的就是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户统一安排耕、种、收、割,对接销路。
不止在河南,今年安徽春播粮食481.2万亩,同比多19.8万亩;江西已播栽早稻1833万亩,比上年增加190万亩。
在稳定面积的同时,各地还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耕种和夏管质量。眼下,东北粮仓黑龙江的水田插秧全面展开。为了提高质量,庆安县的稻农们把插秧的间距从传统的相等距离,改为有宽有窄的插秧间距。
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科技发挥了大作用。在新疆,190万亩棉花已经陆续出苗,棉农们正忙着用智能化大型拖拉机进行田间管理。云南哈尼梯田的插秧工作进入尾声,当地首次用无人机飞播有机颗粒肥作业,2分钟就能播撒1亩。在四川梓潼,秧苗在工厂统一育秧,成本低、品质高。
不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各类政策补贴也补在了农民的心坎上。在内蒙古,种植玉米、大豆等,政府加大补贴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湖南,早稻进入返青分蘖期,今年湖南统筹资金5.6亿元进行专项补贴。
在宁乡,种粮大户赵红兵今年买了4台插秧机,每台插秧机售价约7万元,补贴后,他自己每台只花2万多元。
目前,全国早稻播栽已经全部完成,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年,夏粮丰收有基础。
从地区来看,2019年,黑龙江、河南、山东三省粮食产量最高,“全国粮食的大头在秋粮,秋粮的大头在东北”,“国人每9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
秋粮的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近四分之三,农业农村部发布,目前,全国秋收已全面展开,收获过两成,丰收已成定局。在秋收的同时有序推进秋种,稳定秋播小麦面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秋冬种,为明年的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题:品味特殊时期的丰收味道——写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辛勤耕耘在广袤田野上的亿万中国农民,就是顶住压力、夺取丰收的平凡英雄。
秋分时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粮食保持丰收、农业基础稳固,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离不开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
今日秋分,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昨天(11日)发布的消息,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至2021年度我国三大谷物,也就是小麦、稻谷和玉米仍将会供大于需。虽然今年早籼稻生长期间,主产省遭遇洪涝灾害,早籼稻单产受到较大影响,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弥补了单产下降带来的损失,总产有所增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说,从季节上看,我国粮食生产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总体看,今年夏粮收购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
(记者陆娅楠)继夏粮喜获丰收后,我国早稻实现增产。“今年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增加,全国早稻实现增产。
近期,相关媒体集中关注夏粮价格持续上涨和小麦收购量减少等问题,并进行了报道。托市收购是国家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粮食主产区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市场价格过度下跌时起到托底作用。
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公告引起热议。公告称,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粮收购量为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