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100年前的黑白影片 被这个90后小伙用人工智能“复活”了!

2020年05月13日11:58  来源:成都商报

5034

  大谷

  100年前的老影像,用人工智能上色后是怎么样的?

  5月9日,大谷通过自己的个人微博“大谷Spitzer”上传了一段100多年前老北京的纪录片,有意思的是,这段原本黑白色的影片被大谷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添加了色彩,100多年前的北京和城内的人们就这样灵动了起来,天桥上热闹的集市、寺庙里的人们、巷子口独特的礼仪……有网友称,视频中原本色彩单调、轮廓模糊的人影,经过修复后,变得面目清晰、动作流畅,好像穿越了一般。这段视频在发出24小时后,有近50万点赞,10多万次转发和接近3万条留言,播放量在微博上达到近2000万次。

  制作者大谷,一名北京90后,现旅居美国纽约。在其个人微博介绍中,他称自己是程序员里最会画画的作曲家。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独家采访时,大谷说,看到成片之后,自己还是蛮震撼的。

  给这段视频上色

  前后花了7天时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怎么想到要给这段影片上色?

  大谷:我本身就是做科普的,在B站经常做科普相关的视频,差不多有七年了,主要是一些绘画和作曲教程。最近一两年我开始接触人工智能这方面的知识。之前看到有这种旧电影的恢复技术,就想尝试一下,学会之后再做一个教程视频来教大家怎么去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选取老北京的这段视频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大谷:我本身就是北京人,对北京的文化比较了解。大概2016年的时候看到《人民日报》的微博发过这段视频,当时就挺吸引我的,因为里面有很多对视的片段,让人有一种古今交流的感觉,就好像通过屏幕和一个个100年前的人在对视,感觉非常奇妙。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上色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大谷:整个流程走下来差不多七天左右,修复过程主要用了三种AI工具,分别用来补帧、上色和分辨率扩增。原版纪录片每秒只有6到10帧,看起来非常卡顿。我用DAIN(AI工具名称)来补充中间的画面,让视频变成每秒播放60帧左右。最后对颜色做了整体修改,让它再鲜艳一点。

  已得到一些合作邀约

  但目前还在商量阶段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自己看到成片后是什么感觉?

  大谷:看到成片之后我还是蛮震撼的,真的是有回到了老北京的那种感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是否还有一些遗憾的地方?

  大谷: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它的历史准确性肯定还是打折扣的,毕竟它是一个人工智能,还在学习阶段,很多数据库是来自欧美的,对中国文化的掌握并不是非常熟练,很难说完美地还原了当时的服饰颜色。但是确实帧数提高了,画面整体的质量也上升了,给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好像真的穿越回那个年代了一样。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接下来是否还会有为老纪录片上色的计划?

  大谷:是的,目前还在收集资料的阶段,因为如果是北京以外的地区,我还要找当地人去了解当地的民俗,再去做进一步完善,像北京我比较熟悉,所以配乐什么的就比较容易。

  人工智能会淘汰一些旧岗位

  但也会增加一些新职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你的微博个人介绍说自己是程序员里最会画画的作曲家,这有什么故事吗?

  大谷:我是北京人,从小在北京读书,后来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美术专业。2014年本科毕业后,就到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进修研究生的计算机艺术专业,2016年毕业之后就暂时旅居在这边,做一些艺术、游戏开发、音乐作曲相关的工作。

  其实我定义自己是独立艺术家、独立游戏开发者,就是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把我的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就跟我做科普视频的教程一样,就是给大家分享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让大家一起来创作更多的作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你在B站也上传了很多AI相关的视频,是如何萌生对AI的兴趣的?

  大谷:我是想通过这些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人工智能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东西,大家都可以学习、运用这些技术。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谈到AI的时候,很多人会持否定态度,觉得会让人类失业等。你怎么看?

  大谷:我觉得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淘汰一些工作岗位,但它也会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像人工智能其实是可以解放艺术家的双手,让他们有时间来做更多的创作,比如人工智能作曲,其实并不是说我把曲子扔进去,让人工智能帮我做音乐,我是要进行一定的指导,需要把我的曲子倒进去,然后去选择哪个年代的作曲家来完成。所以我觉得未来也许艺术家会越来越多,包括编程的岗位也会很多,会有更有意思的新职业出现,人工智能的未来还是比较积极的。(记者 邱峻峰 图据受访者)

文章关键词:人工智能 大谷 复活 视频 90后 黑白影片 帧数 人民日报 作曲家 艺术家 责编:杨薇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人工智能作用凸显——更多机器人上岗会影响就业吗

    从短期看,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相对温和,结构影响重于数量影响,但就业结构性矛盾处于上升通道,潜在的技术性失业风险在增加。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看来,国内制造业自动化替代岗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跑出加速度 驶入人工智能发展“快车道”

    近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进展显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超50亿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推动更多智能化产品落地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数字化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 人工智能治理需用好“人工”

    近日,人脸识别成为售楼处标配的新闻上了热搜,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乃至有人戏言要戴头盔看房。或许不仅仅是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科技越智慧,就越需要人治理的智慧。

  • 外媒:人工智能已能就自身错误发出警告

    外媒称,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发展,以至于该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已经帮助创建出了知道何时不能信任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报道称,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计算机科学家亚历山大·阿米尼说:“我们不仅需要生成高性能模型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了解何时不能信任这些模型的能力。

  • 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阿里张勇谈平台经济监管:非常及时和必要

    今天(11 月 23 日)上午,以 " 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为主题的 " 世界互联网大会 · 互联网发展论坛 ",在浙江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开幕。随后,以 " 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 " 为主题的主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等人发布了演讲。

  • 阿里张勇谈平台经济监管:非常及时和必要

    今天(11月23日)上午,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开幕。随后,以“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为主题的主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等人发布了演讲。

  • 2020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 透过这扇窗,看见未来

    11月22日,在形如春蚕的桐乡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2020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拉开帷幕。本次博览会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名词,变成了可触摸、可互动、可体验的现实产品,人们在乌镇成为这些最前沿技术的“尝鲜者”。

  • 教育部:通过人工智能等与教育融合 破解教师编制不足等瓶颈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1月20日至21日,教育部在宁夏石嘴山市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专家组专家和宁夏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支援高校代表参加会议。

  • 第十六届文博会线上开幕

    (记者吕绍刚)16日,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首次以“云上文博会”的形式在线上开幕。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届文博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通过开展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等“五个云”建设,为世界各地的参展单位搭建展示与交易平台。

  • 长三角@河南| 有“人工好奇心”的拼多多+河南=?

    “豫农优品馆”满月 借助AI技术实现差异化购物 是拼多多的核心 而上海不止有拼多多 像这样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有1116家 目前上海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2019年,上海市民消费的猪肉中 有十分之一来自河南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