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人民财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稳固力度已显现

2020年05月13日20:1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5034

  近日,央行发布了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与复工复产同步有序推进的大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有效。社会融资规模维持在空前的高位,表明为应对疫情冲击和复工复产支持经济复苏,资金供给“普降甘霖”。信贷结构优化,中长期贷款增加而短期贷款下降,并且贷款利率出现率大幅回落。一季度,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展现出“普降甘霖”和“精准滴灌”相结合的特点。

  今年以来三次降准释放流动性,从2018年至今十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8.4万亿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2018年的14.9%降至9.4%。一季度,央行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前四个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现,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是4月份我国出口仍然首次转正,同比增长8.2%。

  社会融资规模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出社会融资总量增量情况。从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来看,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人民币,创下2017年开始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5万亿元,同比增长74%;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一季度,不仅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多,而且突出特点是企业债、政府债和股票融资同比增加较多。特别是创业板注册制以及新三板改革后,金融系统为实体经济和全社会提供的融资支持和安排进一步加强。通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实体经济对流动性及融资的需求被更好的满足。

  从央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货币供给创近年来新高。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出1个和2.6个百分点。M2增速创出了2017年以来的新高。狭义货币(M1)余额57万亿元,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出0.5个和2.6个百分点。M1增速创出了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流通中货币(M0)余额8.2万亿元,增长10.2%。当月净回笼现金1537亿元。货币供给在合理区间内增加,能够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为应对疫情冲击实现“六稳”、“六保”,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了保障。

  中长期贷款增加,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6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1.9万亿元,增长13.1%。其中,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56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6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91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04亿元。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出现了剪刀差,特别是企事业贷款短期减少而长期增加,这不仅符合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要求,而且能够更好支持复工复产,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等大项目开工建设,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贷款利率水平下降,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均为1.11%,创2019年7月以来的最低。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 148万亿元,日均成交增长42.6%。其中,同业拆借、现券、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26.1%、44.7%和46%。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1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9个和1.3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1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33个和1.35个百分点。

  从4月份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前四个月的货币供给增加,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利率水平降至近年来新低,信贷结构优化,中长期贷款增长,这都契合了实体经济复苏的需求。金融不但为疫情冲击下的实体经济“输血”,并进一步帮助实体经济共渡疫情难关,进而支持实体企业“造血”。货币在“普降甘霖”的同时实施“精准滴灌”,金融在给实体经济雪中送炭的同时,帮助实体经济更好应对疫情稳增长。

文章关键词:实体经济 质押式回购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融资规模 中长期贷款 普降甘霖 增速 同比增长 央行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恢复态势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金融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明显增长。11月份房地产、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景气度有所回落。建筑业景气度高位回升,生产活动总体有所加快,用工需求也有所增加。

  • 赞!郑州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

    11月26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遴选的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公示结束,全国共有33个市(区)入选,我省郑州市、新乡市在列。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旨在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 央行报告:前10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 强制捆绑销售保险、违规收费 工行、民生银行等被点名通报

    通报显示,工商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等“两禁两限”费用,涉及工商银行9家分行,违规向20户小微企业收取“两禁两限”费用,合计约2285万元。

  • 金融引活水 民企添活力(经济聚焦)

    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通过加强政银企对接,盘活企业资产,创新放贷形式,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图说丨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样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随着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以及一系列重磅举措的陆续推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工作正卓有成效地全速开展,这无疑是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必由之路。

  • 实体经济是“十四五”经济发展根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人民论坛漫评 | 坚定不移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文字/彭泷阩 漫画/黄春宇)  漫话中国经济 系列网评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 一条动力十足的发展之路

    近期,江苏连云港海州经济开发区及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扶持政策,助力园区外贸企业全力应对全球疫情风险。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调试场里人来车往,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一如既往的繁忙。

  • 以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分散或孤立的设备、产品、生产者、企业等以产业链、价值链等方式连接起来,形成联动发展。站在新起点上,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加速制造业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