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林露)22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并提出“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的具体措施。对此,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人社部职业技能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立新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今明两年的工作任务。”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用3年时间,统筹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补贴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经过共同努力,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超额完成全年1500万人次培训目标,培训人次和资金支出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以来,各地通过线上培训等方式持续推动提升行动实施。
谈及今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张立新说,为了扎实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人社部将以企业职工为重点,面向广大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年培训170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任务。
据张立新介绍,下一步,人社部将一方面抓好已有政策和举措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根据形势发展,出台以工代训等新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推进。
一是大力开展以工代训。拓宽以工代训范围,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等开展以工代训,支持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支持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的各类企业开展以工代训。
二是指导各地逐步恢复线下培训,做好线上线下培训的融合发展。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适时开展线下培训、技能等级认定和技能竞赛等各项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服务”主题,组织好全国12333咨询服务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送训入企,送政策到劳动者手里。
四是强化督导推进工作,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各地用足用好专账资金,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今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出台了系列稳就业保增收方案,政府搭桥、院校培训,开发收集就业岗位1.7万余个,新增就业1.75万人。据了解,红花岗区与辖区内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培训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21家培训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开展100多个项目的技能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台《关于技工院校公开招聘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招聘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到技工院校任教,壮大技工院校教师队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23日在人社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稳定就业岗位。卢爱红说,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
参加电商直播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在浙江义乌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如今,数字化转型是餐饮业大势所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数据显示,67.6%的餐饮企业计划在疫情结束后,优化供应链或加速数字化转型。
除了电商公益岗位每月1550元工资,黄博红还能拿到960多元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加上电商经营收入每月有1000多元,她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肇庆正依托全市83个省级以上培训平台,开展“粤菜师傅·肇庆名厨”“广东技工·肇庆工匠”“南粤家政·肇庆管家”职业技能培训。
除了电商公益岗位每月1550元工资,黄博红还能拿到960多元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加上电商经营收入每月有1000多元,她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肇庆正依托全市83个省级以上培训平台,开展“粤菜师傅·肇庆名厨”“广东技工·肇庆工匠”“南粤家政·肇庆管家”职业技能培训。
安徽部分市县向企业支付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贴息资金;宁波安排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助资金,助力援企稳岗、降低成本。通过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公共卫生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产业链改造升级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挥资金对产业链、投融资的撬动效应。
贾浩宇,中原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河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作为 80后青年企业家,投资建设中原教育众创空间,为230余家创业企业提供投资指导和孵化,目前已经有两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疫情期间,集团特申请成立“中原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可提供50余项培训工种,涉及生活服务、建筑工程、机械加工、卫生健康、安全消防、电子商务等领域。通过实名注册,在线学习,全面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免费培训7万余人次。
《报告》数据显示,在众多新职业从业者中,像吴思雨这样的“80后”、“90后”占比超过八成,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职业学习主力军。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升级、逐渐深化的趋势下,数字化技能人才缺口将日趋明显,甚至出现“一将难求”的情况。
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因资金使用标准模糊、审计监督严格等多种原因,基层产生了“为不花错,宁愿不花”的心态。担心审计问责还是问题表象,政策界定不清、要求模棱两可、措施不接地气,也加剧了基层的执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