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用翅膀给北京的绿水青山“点赞”!

2020年05月27日17:4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最新的候鸟监测显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除在“中国黑鹳之乡”北京房山现身外,在北京海淀、大兴、顺义、平谷、密云等区也见到了它们的身影,这表明黑鹳栖息和取食范围已经基本扩展到了北京全市。

  据悉,黑鹳在全球分布仅有3000只,其中在我国的有1000只左右。目前北京的黑鹳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达到100只左右。生性“挑剔”的黑鹳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性动物,近几年,黑鹳在北京房山“安居乐业”的同时栖息范围还在扩大,成为首都北京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标志。

  曾经,“娇气”的黑鹳对北京房山“情有独钟”

  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纪建伟副主任介绍,黑鹳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特别是对觅食水域,要求水体食物丰富,水质清澈,水深不超过40cm。作为捕食性涉禽,黑鹳主要食物为鱼类,也吃蛙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以及蝼蛄等部分昆虫,偶尔啄食少量水草。因为黑鹳的巢区大都选在河谷、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上,在巢的下边和山顶还要有榆、青檀等小乔木和荆条、绣线菊等灌丛及杂草。而这样的条件在北京并不常有,所以限制了黑鹳在北京地区的分布。其次,过去的北京降雨量少、气候干旱,诸多河流严重缺水或季节性断流甚至干涸,而湿地内水生生物数量不足,黑鹳赖以生存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并不完整,适宜黑鹳的栖息地不多。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黑鹳很少光顾北京,就算到北京也只在房山拒马河流域徘徊,所以被戏称为“房山黑鹳”。

  如今,“房山黑鹳”变身“北京黑鹳”

  为了加大黑鹳保护力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房山区十渡流域进行生态恢复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措施,通过持续的软硬件升级,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14年授予房山区“中国黑鹳之乡”称号。2015年,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在分析了拒马河畔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等一系列指标后,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黑鹳的习性和特征,专门建立了以繁殖小区、觅食小区和停歇地小区为主体的“黑鹳保护小区”。每年冬季在河面结冰黑鹳无法取食时,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还会组织对黑鹳进行适当投喂,保证它们不会挨饿。同时对黑鹳进行严密的野外监测,如果发生异常,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一系列针对黑鹳的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黑鹳在拒马河流域的种群数量从前几年的五六十只左右,经过稳定增长到今春已经达到100多只。与此同时,黑鹳已经不再只安守于北京房山,通过持续监测,目前北京平谷区西峪水库已经有2只黑鹳正准备繁育,顺义汉石桥湿地保护区也首次观测到了1只黑鹳,在密云云蒙大桥、太师屯、大城子均有黑鹳的倩影,大兴麋鹿苑、海淀翠湖湿地也首次迎来了这些风度翩翩的“贵宾”,这表明黑鹳的生活范围已经基本扩展到了北京全市,变身为“北京黑鹳”!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生性“挑剔”的黑鹳为什么会有这样新的变化?著名鸟类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高武告诉记者,“过去黑鹳不来是因为生态环境不好,没有筑巢地、没有食物来源。现在北京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所有它生活所需的条件都有,甚至超过它们的要求,种群数量增加、生活范围扩展也就顺理成章!”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鸟类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生态质量的指标性动物,它们在一个地区的栖息情况变化可以说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近年来,首都北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多年绿化建设,北京的森林和湿地总量持续增加,截至2019年底,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蓄积量达到185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4平方米,生态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新一轮百万亩绿化建设中,力求实现林地的互联互通,打造以乡土植物为主的绿化景观,多种鸟儿喜爱的食源植物。一系列生态措施的落地让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日益完善,环境对野生动物越来越友善。

  作为野生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北京的湿地近年来也持续得到恢复。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北京全市累计恢复建设湿地8921公顷(新增湿地2452公顷,恢复湿地6469公顷),形成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10余处;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处、湿地公园11处,湿地保护小区10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湿地公园为主体,以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北京加强水生态治理,围绕构建流域相济、生态健康的水网系统,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水清、岸绿、安全、宜人为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河湖生态新格局正在形成。

  首都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受益的不仅是黑鹳,包括天鹅、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都在稳步上升,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白尾海雕等珍稀濒危鸟类也在北京相继现身,鸟儿们用翅膀给北京的绿水青山“点赞”!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泽 邓煜洲)

文章关键词:青头潜鸭 震旦鸦雀 捕食性 鸟类种群 巢区 野生动物保护 北京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 西峪水库 责编:付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绿色家园)

    施行30余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终于迎来首次大幅修订。提高社会认知,避免因为不了解《名录》、不熟悉法律而违法犯罪  《名录》征求意见出炉后,不少专家和保护组织提出反馈意见。

  • 在行走中感受黄河力量 ——“中国梦·黄河情

    把“百害黄河”变成一条生态文明的“幸福河”,人与河,在这里和解共生。在山东,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在这里入海。在河南,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让黄河水变清了,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让下游河槽降低了。

  • 约起来!国庆大假,跟着“双晒”出游吧!

    沿线看点:千野草场、大风堡、太阳湖、云中花都、冷水滑雪场、冷水服务区自驾营地、冷水莼菜观光园 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雅舍书院—西南大学—复旦大学旧址—“码头没有轮渡”

  • 【践行嘱托争出彩】丰沃“牧野”织锦绣

    黄河由平原示范区桥北乡小刘庄村流入新乡境内,由此开始伸着懒腰撒着欢儿,恣意汪洋。沐浴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春风,黄河两岸的新乡郑州,必将合奏出一曲精彩绝伦的黄河大合唱。

  • 黄河两岸的动人底色——“两山”理念河南实践掠影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成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民居、游园、广场构成了一幅幅风景秀美的乡村画卷。近年来,河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污染减排、植树造林、水体治理、生态修复等全面推进。

  • 消逝的青华海为何又重现了

    现在,当记者再次来到保山市,惊讶地发现一个鸟语花香、美不胜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如同梦幻般出现在眼前。今天的保山,正在以青华海湿地建设为带动,朝着建成“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目标大步迈进。

  • 保护利用湿地 释放生态红利

    目前,全国共有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湿地公园遍布31个省(区、市)近年来,津市大力治理毛里湖,保护生态,改善水质,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变成周边几万名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地。

  • 黄河湿地调研行:万类霜天竞自由

    2017年1月,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4只青头潜鸭,两年后,不仅种群数量扩大为180多只,还监测到成功繁育的过程;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万多只大天鹅“携家带口”来到三门峡过冬,32只黑鹳飞临孟津黄河湿地……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作客”巩义黄河湿地。

  • 【两会策划·看绚丽河南④】高颜值的“绿”色河南

    新年伊始,河南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共商发展大计,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建言献策。据了解,森林城市建设相继写入《河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成为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

  • 极危鸟类青头潜鸭现身南阳

    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生态监测科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12月30日,南阳师范学院教授梁子安最先在湿地公园内发现了疑似青头潜鸭。此次发现青头潜鸭的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通过国家林草局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