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农牧民的光景越来越好

2020年06月17日10:1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县有大循环,乡有小循环,青海海晏县哈勒景乡建立生态循环链,实现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农牧民的光景越来越好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臻

  伴随着搅拌机隆隆作响的声音,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兴农合作社精饲料加工厂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将玉米、青稞等原料放入搅拌机中混合,并打包成袋,源源不断送往邻村的养殖合作社。

  “我们的精饲料是粉碎的玉米和熟青稞,这种饲料牦牛吸收得最好。”从事多年饲料加工和养牛技术的合作社理事长额尔德尼有自己一整套的经验。“我们用80%的草料和20%的精饲料搅拌混合,这样可防止牦牛挑食,全面吸收营养,实现快速成长。”

  标准化养殖只是兴农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的原因之一,生态循环链的建立才是农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县基本上实现了县有大循环、乡有小循环,环环相扣的模式。哈勒景乡就是一个农牧循环的典型例子。”海晏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局长孔庆龙介绍,近年来,为全面建成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县,海晏县以畜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釆取控量提质、生态循环、探索资源化利用和促进草原保护利用等措施,狠抓落实,创新机制,初步形成了“高原现代循环畜牧业”的框架体系。

  “从牧民手中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饲草,到储藏青贮草、干草,到建立精饲料加工厂,再到牦牛粪便发酵后变成天然有机肥回归大田,合作社形成了一条农牧结合的循环链。”额尔德尼说,为改变合作社成立初期不能适应市场而出现的经营窘况,自己对畜牧养殖进行了长达6年的摸索和研究。

  以实践为主,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牛的生长习性来饲养,激发牦牛的最大生产性能。6年时间里,额尔德尼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和改进,摸索出了“草-畜-粪-草”的循环农牧业,如今带领全乡走上了探索高原现代生态循环畜牧业的新路子。

  哈勒景乡党委副书记全生贵告诉记者,现在哈勒景村以稳固壮大畜牧业优势为主;永丰村探索形成“草业+饲料”加工,保障畜牧业根基;乌兰哈达村则主要提供机械和人力,为全乡饲草料种植提供保障,全乡3个村都有自己的专业功能。同时,建有一个有机肥厂进行牲畜粪污处理,使循环链更加完善。

  作为海晏县一个少数民族乡,哈勒景蒙古族乡从成立初期就以畜牧业为主要发展途径。随着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乡以“保生态、调结构、提质量、稳增长”为思路,确定了“一村一品牌,主副业兼顾,全乡一盘棋”的发展格局,探索出一种良性发展的生态循环模式,农牧业生产有机融合,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农牧民的光景越来越好。

  家住永丰村的村民彩宝最近已经完成了自家100亩的饲草种植。说起种饲草的好处,彩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8年以前全家主要种植油菜,中间需施肥三次,每次用100袋有机肥,每袋25元,一亩地纯收入不到100元。但种植饲草一亩地能产3吨青贮草,1吨干草,分别能卖到340元/吨和1000元/吨。特别是种植燕麦只需在中期追肥一次,一亩地纯收入有1900多元,不仅产量高效益好,还节省人力,而且春耕秋收交给农机队,成本降了不少。”

  差异明显的经济效益让永丰村的“粮改饲”得到全面覆盖。而彩宝口中的农机队因为技术力量较强,被选为全乡现代循环畜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

  2018年11月,乌兰哈达村成立福农农机服务队,选出13人作为队员,利用政府投资购买的收割机和播种机与永丰村合作,饲草春耕秋收全程实现机械化。

  作为村里的“脱贫光荣户”,才郎龙志布通过自考拖拉机驾驶证被选为服务队的一员,除了养牛,这份工作成了他家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耕地、播种都是一亩3元,加上耙地等,仅春耕,我的工资就有5000元。”才郎龙志布说。

  福农农机服务队负责人汪寿林告诉记者:“与永丰村的合作不光是种植现代化让他们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队员也有了工资收入。我们还成立了‘红石崖生态保护协会’,以‘政府补贴+群众自筹’的方式,分成三个队伍,针对全县灭鼠、灭虫、灭杂草,保护草原生态。”

  保障好了“草”,下一步就是对牛羊草料的供应。去年全乡建成了州级抗灾保畜基地,若无灾情,第一年储备的干草料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在第二年出售给牧民或养殖合作社。

  “我们家的草料基本从永丰村购买。此外,将收集的牲畜粪污出售给乡上有机化肥加工厂,第二年再由种植草料的村民购买回去,这样牲畜粪污不仅能卖钱,还能有效利用保护生态。”哈勒景村养殖大户三姐说。

  如今,哈勒景乡以“农作物-饲料加工-草食家畜-有机肥加工-过腹还田”的模式,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实现了“草畜联动”。畜牧业也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由粗放养殖向标准化生产转变,由单一饲养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转变,由传统养殖向高效生态循环养殖方式转变。

  现在,全乡已建成标准化暖棚的养殖小区9处2.6万平方米,有98%的牧户实现牛羊养殖暖棚化,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发展到1家,县级示范场达8家。同时,配置草产业公司3家,有机肥加工厂1家,州级抗灾保畜基地1处,活畜交易市场和颗粒饲料加工基地也将在年内建成,全乡“畜牧+农业+市场”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已初步建立。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7日 04版)

文章关键词:哈勒 种植 合作社 粪污处理 生态循环 永丰村 农牧民 光明日报 海晏县 牦牛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大量独家专访画面首度公开 暴恐事件亲历者、受害者打开中国新疆反恐记忆

    ……  在过去数十年,新疆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与“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进行着极为激烈的斗争。巍巍天山,青山处处,许多因为打击恐怖分子及“三股势力”的英魂长眠于这片他们所守护的土地。

  • “幸福鸽”飞来

    光明日报通讯员李榕、买买提艾力·艾尼瓦尔摄  从小就喜欢养鸽子的图尔荪尼牙孜·穆萨2009年创办了养鸽厂,投资30万元养殖了1000对鸽子。在洛浦县多鲁乡助民养鸽合作社,社长图尔荪尼牙孜·穆萨(左)和社员一起查看鸽子生长情况。

  • 好看又好玩儿!郑网公开赛推广活动邀你来打卡

    8月21日晚上,郑州高新区朗悦公园茂2号馆中庭内,一场网球“大Party”彻底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中原网球中心与锐意体育联合推出的这场2019郑州网球公开赛推广活动,不仅成为网球迷们的“打卡圣地”,而且也成为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嗨起来”的力量源泉。好看又好玩儿,郑网推广活动就是这么炫!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