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乔雪峰) 23日上午,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也就是第55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的部署圆满完成。
对此,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行业北斗系统应用工作,逐步推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深入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出台专项规划。交通运输部印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对行业北斗系统应用作出中长期部署,并把北斗系统应用扩展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
二是积极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6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1356艘部系统公务船舶、8600座水上助导航设施、109座沿海地基增强站、300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系统。在首架运输航空器上也安装使用了北斗系统,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持续推动国际化应用。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成功推动北斗系统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持续开展北斗短报文服务系统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工作。推进中俄北斗-格洛纳斯国际道路运输应用。同时,我们持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准体系,促进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孙文剑指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认真谋划行业北斗系统应用工作,实现行业发展与北斗建设“同频共振”,为交通运输行业用户提供更加广泛、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定位导航服务,让北斗系统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杨长风:通俗地讲,北斗卫星导航的原理是基于三球交汇原理,通过测量3颗以上导航卫星与用户接收机的距离,解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坐标。
21世纪的中国,无论在城市、田野、海洋或是雪山之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从1983年“双星定位”理论提出,历经30多年的探索实践,三代北斗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介绍,大概有698.61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已经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占运营车辆的96%。吴春耕指出,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北斗运营工作不断走向深入,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
” 基于北斗2号、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新发布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版)能够实现秒级定位、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装配车载天线时精度可达到亚米级),而1.2米的高精度意味着车道级定位得以实现。” 2018年,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其中包括网络辅助快速首次定位技术的攻关。
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京沈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斗惯导小车”在京沈高铁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铁路建设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从打开地图导航,到外卖点餐,再到车库里停车,现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在未来北斗新的导航系统上,在LEO轨道上,实行导航通信深度融合,并服务遥感的方针,达到全球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的目标。
在湖北武汉召开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以“推进北斗应用、壮大新兴产业”为主题,来自卫星、产业应用等领域的专家就北斗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共同讨论。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 于贤成: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开通并提供全球服务,未来10年是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辉煌的10年,黄金的10年。
“中国在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是中国科技进步的缩影。阿克佛拉特表示,土中两国在疫情防控、治疗及疫苗研发等环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在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是中国科技进步的缩影。阿克佛拉特表示,土中两国在疫情防控、治疗及疫苗研发等环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单车上的智能锁能够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哈啰大数据中心每天会从路面单车收到数亿次车辆定位信息。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公共安全……北斗系统的行业应用早已如火如荼,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