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讯 6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河南夏粮再丰收,全省小麦收获继续保持855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河南夏粮连续5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大河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两手抓,战胜自然灾害,实现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推动夏种夏管有序进行。
目前我省夏收已圆满结束。面积稳,全省小麦继续保持在855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连续5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产量增,今年小麦总产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增加。结构优,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达1350万亩,较上年增加14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总量大、品质好、纯度高,收获前90%以上已被企业订购。质量高,收获小麦籽粒饱满、容重高、品相好,明显好于常年。
在组织好夏收的同时,农业农村部门动员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夏种夏管,全省夏种基本结束、夏管接续展开。截至6月21日,全省累计播种秋作物1169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8.6%,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左右;秋作物累计追肥2364万亩、化除3259万亩、查苗补种48万亩。
又讯能源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在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的当下,河南交出怎样的发展“答卷”?6月23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居全国第一,惠及40.4万户贫困群众。
大河报记者获悉,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实现省辖市50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县(市)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全部贫困村通动力电、全部平原地区存量农村机井通电。管道天然气已经通达全部省辖市城区以及100个县(市),气化人口超过3600万。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居全国第一,惠及40.4万户贫困群众。累计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443万户,183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化改造。
从地区来看,2019年,黑龙江、河南、山东三省粮食产量最高,“全国粮食的大头在秋粮,秋粮的大头在东北”,“国人每9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
秋粮的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近四分之三,农业农村部发布,目前,全国秋收已全面展开,收获过两成,丰收已成定局。在秋收的同时有序推进秋种,稳定秋播小麦面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秋冬种,为明年的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题:品味特殊时期的丰收味道——写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辛勤耕耘在广袤田野上的亿万中国农民,就是顶住压力、夺取丰收的平凡英雄。
秋分时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粮食保持丰收、农业基础稳固,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离不开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误农时抓生产,坚持抗灾夺丰收。
今日秋分,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昨天(11日)发布的消息,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至2021年度我国三大谷物,也就是小麦、稻谷和玉米仍将会供大于需。虽然今年早籼稻生长期间,主产省遭遇洪涝灾害,早籼稻单产受到较大影响,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弥补了单产下降带来的损失,总产有所增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说,从季节上看,我国粮食生产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总体看,今年夏粮收购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
(记者陆娅楠)继夏粮喜获丰收后,我国早稻实现增产。“今年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增加,全国早稻实现增产。
近期,相关媒体集中关注夏粮价格持续上涨和小麦收购量减少等问题,并进行了报道。托市收购是国家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粮食主产区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市场价格过度下跌时起到托底作用。
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公告引起热议。公告称,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粮收购量为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