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关于吃食的趣事。
五毒饼:
吃印有蛇、蝎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图案的五毒饼,是北京独特的习俗。将五毒印在食物上,把它们吃掉,寓意以毒攻毒,祈求消病强身。
五红菜:
江苏南京一带,民间有吃“五红”的端午习俗。随着时代变迁,民间传说中用来“吓退”五毒的五种红色的菜也变成了现在的烤鸭、鸭蛋、苋菜、龙虾、黄鳝。
五黄餐:
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白蛇白素贞饮雄黄酒现出原形吓坏许仙,就在端午时节。浙江一带有吃“五黄”的风俗,其中就有饮雄黄酒。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也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
打糕:
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吉林延边的朝鲜族群众喜爱的打糕,就是由艾蒿与糯米饭捶打制成。
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煮的茶蛋和盐水蛋,会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寓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很多习俗等着大家去发现,还有更多关于“节日”的趣事以后听茜茜慢慢聊吧。(制作/许娜 编辑/王茜)
在台湾,立冬时节,街头的“羊肉炉”等冬令进补餐厅也是人气满满。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这个时候吃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经历炎热夏日,常常食欲不振,消耗又比较多,人们的体重多会下降。东北人一般在立秋吃饺子,还有“抢秋膘”的习俗——谁抢到别人碗里的饺子,谁就会身体健壮。图片源自CFP 吃西瓜“啃秋”是主要流传在江浙一带的立秋习俗,人们认为可以避免痱子、腹泻、疟疾等疾病,也有迎秋之意。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既是国家网络治理从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网的标志性事件,有利于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很多时候我们期盼节日
时光轮转千年,古老的节日习俗早已跨越荆楚,流传神州。如今的端午节,不仅是祭祀先贤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粽子节”,但值得一提的是,端午节的形成最早意在提醒人们为祛病防瘟做好准备,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卫生防疫日”。
没错,粽子最早是用黍米制作而成的,直到唐朝,糯米才开始成为了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材料。粽子虽小,却贯穿古今,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美好;各地粽子食材、口味各异,却都寄托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承载着大家心中浓厚的民族认同感。
今天,让我们一起于诗词中游走,感受诗意里的元宵佳节。北宋欧阳修词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玩世不恭又才华横溢的六如居士唐伯虎,也曾写过一首意境优美的作品《元宵》。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中国担当着大国责任,中国贡献着东方智慧。
“入伍五年了,说实话,很想家。但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只是一个父母的儿子,更是一名祖国的战士。从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名战士的职责和使命,肩上需要扛起一名战士的担当。爸、妈,谢谢你们的培育之恩,儿子希望能够成为你们的骄傲!”
每逢中秋,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总会扣动人的心弦,催促着游子踏上归程,与家人、朋友同守一轮明月,畅叙亲情友情。与父母、亲友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饮佳酿、唠家常,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滴感触,感悟爱的味道、家的温暖,别有一番甜蜜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