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禁绝毒品,科技做了些什么

2020年06月26日16:18  来源:科技日报

5034

◎ 陈曦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2019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65.1吨;查处吸毒人员61.7万人次,处置强制隔离戒毒22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30万人次……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一线捷报纷纷传来。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收官见效之年,做好禁毒工作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境内和境外毒品问题、传统和新型毒品危害、网上和网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织,对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必须一如既往、坚决彻底把禁毒工作深入进行下去。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禁毒斗争形势稳中有进、趋势向好,吸毒人数继续下降,规模性制毒活动大幅萎缩,制毒物品非法流失问题得到整治。



数据赋能:毒品不绝 决不收兵



临沧市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西南与缅甸交界。这里也是我国禁毒前沿阵地之一。


2015年以来,云南省临沧市禁毒工作综合排名连续保持全省第一。国家禁毒委员会日前对100个单位、100名个人进行表彰。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与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流动警务站一道,获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边疆多缉一克毒,内地就少十分害”。近年来,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树牢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突出抓好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和安全保护等工作,着力提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科技手段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能力,服务实战,引领实战。



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日前获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


在实战工作中,大数据系统具有全面感知、精准预测和纵深挖掘的特性。大数据的应用,使发现线索数量大幅上升,破案率大幅上升,同时还解决了一些区域化的工作难题,有力地打击了各类型犯罪。”一位大数据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境外毒品经云南辐射全国仍是主流。云南是“金三角”毒品主要的渗透入境地和中转集散地,贩毒群体云集。“金三角”毒品经云南入境后内流全国的主要贩运路线有:沿沪昆高速贩往湖南、湖北的华中线和江西及“长三角”地区的华东线,经四川、重庆贩往陕西、河北等地的华北线,经四川、甘肃等地贩往新疆、宁夏等地的西北线。


云南省以“禁毒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全面加强堵截“金三角”毒品渗透和省内毒品治理各项工作,2019年,全省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1543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207人,缴获毒品31.4吨。


近年来,云南省禁毒部门不断提高数字禁毒“新能力”,以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建设构筑堵源截流智慧屏障,全省通过大数据破获毒品案件数、抓获数、缴毒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此外,研发了7类数十个智能模型和数百类标签式基础模型,对在边境的涉毒高危人员逐人关注,建立覆盖公路、铁路、航空的系列查缉模型,研发物流寄递预警模型,创新工作机制,全省查获物流寄递贩运毒品案件数大幅上升。



审判威慑:高扬利剑 从严从快



23日上午,云南省中基层法院对29件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宣判,在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共有4名毒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对制贩毒团伙、网络的主犯和骨干分子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惩处,保持司法审判对毒品犯罪的强大威慑。


科技日报记者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19年,全省法院受理毒品犯罪案件6809件,审结6434件,结案率94.49%,重刑率达53.58%,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发挥了刑罚惩罚、遏制毒品犯罪的作用。


“我们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的主动进攻势头,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精准打击毒品犯罪,确保禁毒工作和毒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万无一失。”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雪松向记者介绍,今年1至5月,全省法院受理毒品犯罪案件2656件,审结1580件,判处2440人,五年以上重刑率56.56%。


这些案件中,沿边八州市受理毒品案件1481件,五年以上重刑率为59.81%,为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法院系统还立足毒品犯罪理论研究,针对毒品问题成因复杂的特质,探索新形势下禁毒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今年,出现了一些毒品案件新趋势正引起我们的调研分析和持续关注。”李雪松说,随着云南省对车站、车辆查缉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全面推广长途客车、旅客列车购票实名制,传统的运毒方式出现新变化,网约车因运输成本逐步降低,且无须身份信息核实,加之相关从业人员身份混杂,毒品查控力度较低,运输的隐蔽性极大提升,故呈现逐步取代传统运输方式的趋势。


近年来,为逃避打击,毒品犯罪分子将走私入境的毒品绕行滇南,从开远、弥勒方向前往广西方向或折向昆明方向的案件开始增多。由于这一路线并非云南省毒品运输犯罪的主要通道,目前毒品查缉力度较弱,加之犯罪分子采用多人分段运输的方式,使案件侦查和证据固定面临更大挑战。


此外,毒品藏匿方式隐蔽程度也在增高。目前已经出现将毒品溶于食用酒精等液体中藏带,并通过物流邮寄方式运输的案例。隐蔽的藏匿方式提升了查缉难度,且在毒品的数量认定等证据固定上也存在难点。


“这些新方式的出现,初步证明毒品犯罪分子已经掌握了新的非常规毒品析出及提取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毒品查缉方法。”李雪松说,针对这些情况,他们通过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及时解决了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突出法律适用问题;同时,通过加强禁毒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毒品犯罪审判和禁毒司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智慧戒毒:科技手段 中国方案



天津市戒毒管理局依托大数据战略,推进‘智慧戒毒’建设。利用‘互联网+’、App软件应用等信息化技术,加强戒毒数据库建设,把场所设施建设、机构部门设置、制度体系配套等要素有机结合,有效整合戒毒工作资源,打造立体防控应用平台,改变信息‘孤岛’的‘割据’状况,实现了工作提速增效。”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冯力表示。


据介绍,天津市戒毒管理局加快戒毒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联合软件公司集中研发与全国统一的戒毒基本模式配套的“三纵五横”管理系统,细化戒毒人员分别、分区、分级管理,戒毒人员从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到回归执导四个区域分区流转层层递进,实现从入所到出所全流程网上审批、自动流转、智能诊断评估,自动生成执法案卷和综合评估报告。戒毒人员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戒毒医疗和诊断评估“五大中心”实现网上运行管理,全程对戒毒人员进行跟进式教育戒治,在线存储、传输和应用数据结果,用科技信息化驱动了工作模式转型。


天津市戒毒管理局还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戒治新方法、新途径,引进社会力量加强优势教育矫治项目研发,加快科学戒毒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内观文化促进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市女子戒毒所建立工作站,联合开展内观认知疗法对戒毒人员心瘾戒断的干预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局推广应用。


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同开展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前抗复吸力评估测验,被司法部确立为教育戒治优势项目,联合研发的《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前抗复吸评估测验及使用手册编制》,通过了专家评审组的测评鉴定。依托板桥戒毒所为基地,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工作站,开展中医药介入戒毒医疗研究。与天津市体育大学合作,建立“运动戒毒研究基地”,开展运动干预在戒毒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同时还引进VR、经颅磁刺激仪等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戒毒工作中。VR戒毒疗法主要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吸食毒品后产生的生理感受,真实还原吸毒人员大脑中关于吸毒的记忆片段,展示吸毒后的严重后果,从而令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心理厌恶。



戒毒人员在接受AR戒毒治疗。安源 摄(图源:中新网)


通过VR,吸毒人员在沉浸环境中所体验到的吸毒的危害,能让其心理强烈的记忆在大脑中,只要接触到相关东西就会自动在心理上产生厌恶反应,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能够从多方面引导戒毒人员的心理、生理状况发生变化,达到戒毒治疗效果;



“VR虚拟现实毒瘾评估矫治系统”获得国家专利,已治疗上万人次 ,平均心瘾治疗有效率达73.6%。(图源:浙江普法)


经颅磁的治疗原理是,通过重复刺激,修复戒毒人员大脑损害的功能,降低心瘾,改善他们的认知和情绪,达到戒除毒瘾的作用。新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戒毒医疗、戒毒康复、康复训练和教育矫治质量的提高,为戒毒工作提供了新方案。




在云南,各级禁毒部门还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深入开展吸毒人员“清隐”“清零”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员收戒吸毒人员,保持肇事肇祸“零发生”;加强社区戒毒机构建设,全省有1425个街道(乡镇)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构,配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兼职人员14302人。


云南省还完善“公医合作、公卫合作、政府兜底”模式,建成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69个,持续保持对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力攻坚禁毒脱贫,实施“提升”“保底”“隔离”“督导”“助脱”五大工程,推动全省万余名吸毒贫困人员开展脱贫攻坚,脱贫率达90%。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注明外均来源于云南省公安厅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文章关键词:毒品犯罪案件 戒毒社区 图源 毒品案件 刺激仪 毒品违法犯罪 毒品运输 戒毒人员 金三角 吸毒人员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最高检:去年至今年5月全国共批捕毒品犯罪108663人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19年至2020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108663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8.47%,同比下降29.84%;起诉毒品犯罪143294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6.13%,同比下降21.31%。

    • 【地评线】慎终如始,打好禁毒人民战争

      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6月23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禁毒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 杭州中院宣判两起毒品犯罪案,1人死刑2人死缓

      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庄文豹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陈海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吴筹、吴海柱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纠集多人制造、运输、贩卖毒品数量特别巨大,罪行极其严重(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吴筹,男,汉族,1972年8月17日出生,农民。卞晨晨等贩卖毒品、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非法种植、贩卖大麻,非法利用网络论坛发布种植大麻等信息(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卞晨晨,男,汉族,1995年2月20日出生,学生。

    • 冰毒"头号毒品"中国现吸毒人员超240万

      毒品渗透加剧、毒品犯罪高发、手段更加诡秘……作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毒品的蔓延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在240.4万名现有吸毒人员中,滥用冰毒人员135万名,占56.1%,冰毒已取代海洛因成为中国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滥用海洛因88.9万名,占37%;滥用氯胺酮6.3万名,占2.6%。

    • 最高检:从重打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毒品犯罪行为

      (孝金波 牛镛)6月25日,最高检召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的工作情况,发布检察机关惩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 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冰毒成为滥用“头条毒品”

      国家禁毒办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中国毒品形势报告》。“金三角”、“金新月”和南美等境外毒源地对中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复杂态势仍未改变,境外毒品向中国渗透呈进一步加剧势头。

    • 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今天(6月17日)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指出,通过一年努力,中国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多数地方毒情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刘跃进:公安部反恐专员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勾联交易的平台,贩毒活动更加隐蔽,利用“暗网”贩毒增多,寄递物流贩运毒品更加突出。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