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以伟大民族精神托起民族复兴底色

2020年06月27日11:22  来源:《红旗文稿》2020/12

503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以伟大创造精神厚植民族复兴动力。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推动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实践创新,既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模板的简单套用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更不是对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再翻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己的发明创造。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定会遇到全新事物、全新问题、全新挑战。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弘扬民族精神。这迫切需要中国人民继续发扬伟大创造精神的优良传统,不满足于寻常做法,不因循守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开辟新实践,用创新创造走出新路子,用创新创造实现伟大梦想。

  以伟大奋斗精神厚育民族复兴底气。伟大奋斗精神深深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勃发于火热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从星星之火到燃起燎原之势,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从世界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转变,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就是要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以此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以伟大团结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共识。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强大精神力量。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朴素道理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的金玉良言,从“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大一统观念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团结精神自古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新中国70多年风雨兼程,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当前,中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伟大团结精神,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积极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

  以伟大梦想精神指引民族复兴方向。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拥有伟大梦想的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近百年来,无论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革命时期,还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建设时期,抑或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谱写了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使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越是有困难,越需要伟大梦想精神照亮民族复兴的征途;越是有挑战,越需要伟大梦想精神指引民族复兴的航向。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发扬伟大梦想精神,离不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更离不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用辛勤的付出、不懈的奋斗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总之,只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千秋伟业,让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文章关键词: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共同体意识 伟大工程 民族精神 腊子口 雪山 草地 娄山关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经济大家谈 | 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

    新发展阶段催生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要与时俱进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进行谋划,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王国生:奏响大合唱 建设幸福河

    奏响大合唱、建设幸福河,需要我们在保障黄河安澜上持续发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线。奏响大合唱、建设幸福河,需要我们在弘扬黄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构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

  • 进入新发展阶段,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大跨越(人民观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 

  • 鉴往知来,让璀璨的中华文明照亮复兴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华夏大地上,绵延五千多年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灿烂成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 鉴往知来,让璀璨的中华文明照亮复兴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华夏大地上,绵延五千多年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灿烂成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 习近平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的贺信

    “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 时政微纪录丨“峰会月”的中国声音

    习近平主席出席四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