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北美观察丨口罩何以竟成美国经济复苏之钥?

2020年07月15日19:5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尽管近来美国多项经济数据持续改善,但因新冠肺炎疫情二次反弹,复苏乏力之势也很明显。在此背景下,不少经济学家加入了公共卫生专家的队伍,近来频频呼吁民众佩戴口罩,有人把口罩称为经济复苏的最大助力,甚至还有金融机构估计,口罩能够挽救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一时间,口罩似乎成了美国经济复苏的钥匙。

  △路透社援引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普兰观点称,想要更多工作?戴上口罩吧

   美联储官员盛赞口罩功能

  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表示,美国卫生官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向公众传达戴口罩的好处时出现了“失误”,损害了口罩作为公共卫生工具的“信誉”。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当日也专门谈到了口罩的重要性。“这些口罩,简单的口罩,确实能起到阻断病毒传播的作用。”他说,“我认为美国公众越来越能接受口罩。”他还表示,美国学校重开的必要前提也是佩戴口罩。

  除了公共卫生专家,美联储官员近日也频繁赞美口罩,引发金融市场关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罗伯特·卡普兰7月13日表示,广泛佩戴口罩可能是有助于美国经济复苏、更多人复工,以及学校复课的最大单一因素。

  “如果我们都佩戴口罩,这可能是现在我们为确保经济反弹而非放缓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卡普兰在一场线上活动中称,近几周美国疫情反弹以来,经济已经放缓,“原本在疫情不反弹的情况下可以度过危机的很多小型企业将无法自保。”

  “在经济复苏和遵守规定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卡普兰认为,如果人们佩戴口罩,那么实施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必要性将会降低,有望增加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并降低失业率。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此前也称,为了延缓病毒传播,佩戴口罩将变得“很普遍”。遵守公共卫生准则有助于经济重启,许多失去的就业岗位有望逐渐恢复。

  路透社报道称,美联储官员强调佩戴口罩的问题,凸显这场危机带来的挑战。这也是多位美联储决策者一开始就提到的:除非疫情得到控制,否则经济无法恢复健康。

  此前佩戴醒目口罩出席国会听证会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控制疫情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直至人们确信重新参与广泛经济活动的安全性之前,美国经济不太可能全面复苏。

  △高盛集团估计,全国性的强制“口罩令”可以防止美国损失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

  金融机构称口罩挽救GDP

  在经济学家指出佩戴口罩有助于经济复苏之际,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不戴口罩可能直接拖累了各地的经济活动。彭博社就报道称,许多美国人对于口罩的反感,正在制约着本已疲软的经济活动。

  在美国人口第二大州、疫情反弹重灾区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州长格雷格·阿博特7月2日签署“口罩令”,一改此前反对口罩的态度。他对当地电视台表示,戴口罩可以防止经济再次停摆。阿博特立场反转背后,有着金融机构给出的经济理由:华尔街巨头高盛集团估计,全国性强制佩戴口罩可以防止美国损失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高盛集团研究指出,戴口罩有助于减缓新冠病毒传染,建议联邦政府实施强制“口罩令”,大幅提升全美口罩使用率,这一措施尤其能够帮助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等一些重点地区控制疫情。

  这项研究估计,美国政府下达强制“口罩令”后,可让戴口罩人员数量增长15%,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增长率减少0.6~1个百分点。分析师认为,强制戴口罩可以取代严格的封锁措施,美国可避免因封锁措施造成约占GDP5%、相当于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随着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纷纷指出不戴口罩的经济成本,包括不少共和党州长在内的各州决策者开始转变立场。与阿博特类似,亚利桑那州共和党州长道格·杜西最初并不愿意地方官员出台“口罩令”,但最近几周,随着确诊病例数量急剧上升,杜西已经开始鼓励民众佩戴口罩。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高级学者埃里克·托纳表示,如果不采取戴口罩等措施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卫生和经济形势都将恶化,“而我们将别无选择,最终只能再次封锁一切,这对各州经济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彭博社称,美国人对戴口罩的反感阻碍了经济复苏

  经济数据暗示复苏势头疲软

  美国近期出炉的一些经济数据显示,经济重启已令基本面有所改善,但几乎在每一项数据背后,经济学家都能找到隐患,这意味着部分金融市场人士希望看到的V型反弹短期难现。

  美国劳工部7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受经济重启推动,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6%,超出市场普遍预测的0.5%。此前,美国3月CPI环比下降0.4%,4月CPI环比下降0.8%,5月CPI环比下降0.1%,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其中,受疫情蔓延导致经济停摆影响,美国4月CPI创2008年12月以来最大环比降幅。

  但细看分项数据可以发现,尽管美国6月CPI环比上涨0.6%,但其中汽油价格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后,美国6月核心CPI上涨0.2%,整体通胀水平仍旧低迷。

  再看7月9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31.4万人,低于彭博社预期的137.5万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已经连续16周超过100万人,劳动力市场复苏势头非常疲软。根据一项由美联储和杜克大学联合进行的季度调查,受访的500多名企业财务负责人担心产品需求持续疲软,预计就业复苏步伐将在今年剩余时间放缓。

  由于大部分日常商业活动受阻,且前一段时间的“口罩之争”拖累了重启步伐,根据路透社的估计,美国第二季度GDP年率可能萎缩超过30%,远超此前纪录,即1958年第一季度录得的10%。尽管第三季度GDP理论上将触底反弹,但根据美联储的预计,2020年底时美国经济规模将较年初时萎缩6.5%左右。(央视记者 顾乡)

文章关键词:经济复苏 美国劳工部 经济数据 美国经济 美国学校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世界经济重心,正在悄然变化!

    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业数据普遍走强,世界经济逐渐显现缓慢回升态势。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另一方面,部分发达经济体因为国内疫情控制不力,挫伤企业信心,使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 拜登表示美国经济环境严峻,国家或面临“黑暗冬天”

    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表示,最新的就业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环境严峻,国家或面临“黑暗冬天”,并要求特朗普政府采取“紧急行动”。拜登表示,如果国会和特朗普总统不采取行动,到12月底,将有1200万美国人失去他们的失业救济金,这是他们负担食物和支付账单的经济来源。

  • “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实现正增长,提振了各国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信心。”贾迈勒认为,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经贸合作,中国始终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环球聚焦点丨从中国经济最新数据中,外媒读出了什么

    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彭博社的报道说,一系列早期指标显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来最高位的支撑,中国的经济复苏趋于稳定。

  • 经合组织预计中国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三分之一

    当地时间12月1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到明年年底,全球经济可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中国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

  • 【地评线】京彩好评:PMI数据传递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积极信号

    我国PMI连续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质量持续向好。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我国经济自3月以来持续恢复。展望未来,凭借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广、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必将克服暂时的困难,继续巩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 商业活动指数上升,经济复苏态势长期向好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复苏就没有短板,比如数据显示纺织服装服饰业,自从开年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仍然偏弱。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创年内高点

    (记者杜海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创年内高点,且连续5个月运行在51%及以上,经济复苏势头稳中有进。

  • 经济日报:共建“一带一路” 共兴数字经济

    11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就是要深化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 年末冲刺稳经济 护航中小企业再加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查显示,由于供需同步改善,加之惠企纾困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中小企业效益状况略有改善。近一个月来,国务院层面密集开会部署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中央部委到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新一轮举措,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特别护航中小企业发展上合力打出组合拳。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