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7月16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云定介绍了河南省在稳金融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据张云定介绍,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疫情之初,就把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多次进行专题安排部署,要求采取针对性举措,千方百计稳企业、保就业。
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河南证监局等部门建立了金融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机制,先后19次开展工作调度;因应形势变化,先后出台疫情防控金融应急保障、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维护企业信用记录、降低担保费率等政策措施,对外资外贸、交通运输、房地产、电影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制定针对性举措,推进实施主办银行跟踪服务、线上线下银企对接、企业上市专项培育等一系列行动,切实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降尽降”要求,全力把企业稳住,把就业保住。
截至6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62123.7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5230.1亿元,同比多增477.1亿元。全省新增直接融资1940.3亿元,同比增加289.9亿元。
大中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把重点放在提高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上。建立主办银行工作机制,对全省27902家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逐一确定主办银行,“一对一”建立专案推进、专班服务、专人跟踪、专项考核工作机制,推动企业融资能力和银企互信水平进一步提升、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开展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对接,对上市公司复工复产资金需求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对提出需求的31家上市公司增贷续贷问题,通过逐行对接、逐笔协调、跟踪督促、联合会商等方式,组织金融机构及时增贷续贷,助推上市公司稳定资金、稳定生产,目前金融机构已对31家上市公司授信及投放164亿元。强化困难企业金融支持,加强省市县协调联动,通过点对点协调、召开债委会、争取金融机构总部支持、政府平台纾困等多种措施,先后协调解决了十余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债券兑付、续贷增贷、担保代偿等风险。
小微企业是就业主力军,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展政策产品推介对接,对全省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8大类147个创新金融产品梳理汇编,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以“惠企助力 金融在行动”为主题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政策和产品推介对接活动,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让企业明白申请流程、贷款利率、资料准备、联系方式,目前全省累计开展线上线下银企对接1.8万余次,实现融资463.2亿元。优化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对平台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组织金融机构深入检视数据质量和产品研发缺项,推进数据归集标准统一、注册流程简化、信贷产品创新等举措,截至7月15日18时,平台自去年3月5日上线以来,累计为16616家企业放款26241笔、金额711.8亿元,其中今年以来累计放款161.6亿元。实施“861”金融暖春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国家明确的先进制造等8大重点领域,自下而上筛选一批中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推介,着力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目前金融机构累计为6000余家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超350亿元。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组织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加快业务发展,对小微企业加大续作、续贷力度,实行优惠利率,其中政府性担保公司担保费率不超过1%。今年以来,全省担保机构累计为小微企业新增担保15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904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22亿元。
当前,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不高是河南省企业融资的一大短板,今年以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紧抓国家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机遇,重点在培育、帮扶、协调上下功夫,推动企业更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一方面,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畅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一企一策助推企业上市。另一方面,加强债券发行主体培育,筛选出98家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债企业后备库,落地疫情防控债券11支,合计发行金额74亿元。上半年全省共发行非金融企业信用债175只,发行规模1300.2亿元,同比增加45.42%。
据了解,目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领导班子正分别带队深入17个省辖市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展调研,全面摸排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情况和金融政策落实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推进金融服务“增量、降价、提质、扩面”,保住市场主体,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在世界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也为国际社会所强烈关注。世界银行9月28日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就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20924亿元。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优化办税缴费服务,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切实惠企利民,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服务金额同比增长4.8%,高于全部企业购进金额增速1.1个百分点。
10月底,各家银行陆续披露了三季度经营业绩。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小微及民营企业的生存及经营情况与就业、民生息息相关,是银行业助力实体经济恢复和“六稳”“六保”大局的重要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20924亿元。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优化办税缴费服务,让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切实惠企利民,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服务金额同比增长4.8%,高于全部企业购进金额增速1.1个百分点。
“加”——充实复工复产队伍 在六安市舒城县杭埠工业园区,记者见到园区入口处贴着两张显眼的招工启事,上面显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优先招聘作业员、检验员、储备技术员。了解到这一情况,舒城县委、县政府立即行动,构建政府帮招工作机制,将园区重点企业招工任务分解到各乡镇。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北京市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转正,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后,由上半年下降0.7%转为增长0.2%。
由降转升、由负转正,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是我国经济运行疫情后持续稳定恢复的印证,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由降转升、由负转正,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是我国经济运行疫情后持续稳定恢复的印证,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1.3%转为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这个0.6%,实属难能可贵。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通过改革创新,促贸易便利、降企业成本、促新业态发展、保重点产品进口、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些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落地见效,是外贸回稳向好的势态关键因素。
10月13日,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八督查组抵豫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并在郑州召开对接会议。督查组组长、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长尹弘出席会议作表态发言。尹弘对督查组一行来豫实地督查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