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银行三季度业绩表现企稳向好 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2020年11月03日11:46  来源:金融时报

5034

  本报记者陆宇航

  10月底,各家银行陆续披露了三季度经营业绩。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银行业上半年利润下滑的趋势有所改善。总体而言,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幅度有所收窄,而众多城商行的净利润恢复到了正增长态势。同时,虽然不少银行受困于疫情影响不良率有所提升,但随着不良处置认定趋严和银行业对风控的严格把关,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表现稳定。

  除了主要指标反映出的稳健经营外,各家银行的三季度报告还有不少亮点。疫情之下,各家银行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积极助力“六稳”“六保”大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同时,各家银行持续探索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经营,赋能业务转型和自身高质量发展。

  经营持续步入正轨

  “三季度,36家A股上市银行整体经营维持稳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7.7%,降幅收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

  在盈利方面,杭州银行、青岛银行、厦门银行、成都银行、长沙银行等众多城商行在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同比降幅大体保持在5%至10%的区间内,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行的降幅在8%至9%内。民生银行的降幅为18.01%,该行表示主要是由于加大拨备计提和资产处置力度,这也是拖累银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分银行来看,武雯表示,三季度,A股上市银行中城商行的ROE水平维持高位,但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业绩相对优于区域性银行,体现其抗经济周期的能力更强。

  “展望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随着疫情对宏观经济及银行业的冲击逐步减弱,银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相对宽松,营业收入增速有望回升,大幅计提拨备的可能性减弱,但不良确认趋严的态势延续,净利润增速迎来拐点,逐步由负转正,但利润增长仍低位徘徊,增速取决于各家银行拨备计提策略,预计维持在-6%至3%之间。”武雯预测表示。

  资产质量方面,六大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较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随着经济逐步回暖,风险暴露逐步接近尾声,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持续得到改善。多家银行高度重视风控,例如,北京银行表示坚持“控大额、控累加、控占比、控限额”的管理要求,持续推进大额风险暴露管理系统建设。同时,启动统一额度管理平台建设,提升额度管控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并推进大数据风险预警项目,提升数据应用效能,全面强化自动化预警管理能力。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演变仍将主要来自“老问题”。“首先,疫情以来的风险暴露最快、释放最彻底的个人短期消费类贷款风险已充分显现,后续进入修复程序,且总不良规模较小,风险调整后收益水平具有吸引力,零售信贷业务所受扰动已接近尾声;其次,虽然部分延期还本付息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有形成不良的压力,但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势头未变,且主要投放信用类贷款的国有大行回旋余地较大;此外,现实的风险点更多在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的‘历史问题’,企业的‘僵尸化’使得大额问题资产偏多,贷款实际收息率下降。”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面对疫情冲击,各家银行在维持自身稳健经营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六稳”“六保”大局,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实体经济共渡难关。在三季报中,各家银行通过不同口径的数据,展现了自己所做出的努力。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农行实体贷款较年初增加1.65万亿元,增量、增速均创近5年新高;中行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人民币贷款比年初新增9020.58亿元,同比多增1509.76亿元,支持企业债券融资,境内承销债券12597亿元,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力度,同比多投358亿元;兴业银行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面向实体领域贷款实现较快增长,贷款余额3.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25%,高于总资产增速5.62个百分点,在总资产中占比由年初的48.16%进一步提升至50.70%。

  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小微及民营企业的生存及经营情况与就业、民生息息相关,是银行业助力实体经济恢复和“六稳”“六保”大局的重要方面。

  各家银行也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加大纾困小微的力度。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交行普惠金融“两增”口径贷款余额2462.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3.37亿元,增幅50.22%;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02.39亿元,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40.73%,较上年末提升16.73个百分点;光大银行普惠贷款余额191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普惠金融全年监管要求,民营企业对公表内外授信余额近1.1万亿元,给予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临时性延期还本170.76亿元,延期付息13.42亿元;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总额5008.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6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4208.86亿元,平均发放利率5.95%,比上年平均发放利率下降0.60个百分点。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各家银行也积极创新。例如,今年以来,浙商银行新投放业务超过半数为平台化业务,初步探索了一条既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能有效管控风险、提升绩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截至9月末,该行平台化业务服务企业57196户,提供融资余额6427.53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26%和42%。

  从“六稳”“六保”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银行业将继续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秉承稳健经营和价值创造理念,不断加大新金融探索发展力度,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创新数字化经营模式,保持稳健均衡可持续的经营业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贡献金融力量。”建行有关负责人说。

  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

  “交行将科技赋能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不断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步伐。报告期内,正式成立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为业务运行提供全渠道、全场景、全链路的数据应用支撑。实施了新一代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推进技术架构向分布式、云计算平台转型。”在交行三季报发布电话会中,科技和数字化成了关键词,这也是为多数银行在本次业绩披露中所重点关注的。

  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建行创新升级推出“惠懂你2.0”,以信贷融资为核心,实现“一站式”服务、“一分钟”融资和“一价式”收费,持续降低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交行打造集信用、担保、抵押类融资产品为一体的“普惠e贷”线上标准化产品服务包,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专业性、满意度。

  同时,科技继续成为推进银行零售转型的法宝。招行表示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开放融合方法论,围绕“客户+科技”两大主线,加快探索零售金融数字化经营模式,全面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浦发银行持续深化客户经营数字化,仅三季度,API新增连接客户数近3200户,个人手机银行月活数超1100万,月交易量突破万亿元;光大银行三季度继续全面深化“123+N”数字银行发展体系建设。其中,“一个智慧大脑”重塑银行智能服务,升级智能感知平台,实现多模态生物识别的交叉应用,覆盖场景数量246个,较年初增长74%。“三项服务能力”聚焦移动化、开放化、生态化,开启财富管理3.0新时代。

  银行业也将持续提升自己的数字化经营能力。邮储银行将全力推进“十三五”IT规划收官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建设,重点做好信贷业务平台、“邮储生活”App等工程建设,提升全行科技支撑能力;中行深化科技业务融合,加速推进企业级架构建设,加紧实施数据治理工作,全面展开跨境、教育、体育、银发等战略级场景建设,并有序推进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等重点工程,升级手机银行平台,持续完善线上金融服务。

文章关键词:实体经济 向好 银行发展 业绩表现 小微 银行业 六稳 增速 服务能力 上市银行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延续稳中向好恢复态势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金融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明显增长。11月份房地产、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景气度有所回落。建筑业景气度高位回升,生产活动总体有所加快,用工需求也有所增加。

  • 赞!郑州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

    11月26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遴选的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公示结束,全国共有33个市(区)入选,我省郑州市、新乡市在列。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旨在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化金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 央行报告:前10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 强制捆绑销售保险、违规收费 工行、民生银行等被点名通报

    通报显示,工商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等“两禁两限”费用,涉及工商银行9家分行,违规向20户小微企业收取“两禁两限”费用,合计约2285万元。

  • 金融引活水 民企添活力(经济聚焦)

    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通过加强政银企对接,盘活企业资产,创新放贷形式,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图说丨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样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随着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以及一系列重磅举措的陆续推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工作正卓有成效地全速开展,这无疑是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必由之路。

  • 实体经济是“十四五”经济发展根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人民论坛漫评 | 坚定不移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文字/彭泷阩 漫画/黄春宇)  漫话中国经济 系列网评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 一条动力十足的发展之路

    近期,江苏连云港海州经济开发区及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扶持政策,助力园区外贸企业全力应对全球疫情风险。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调试场里人来车往,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一如既往的繁忙。

  • 以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分散或孤立的设备、产品、生产者、企业等以产业链、价值链等方式连接起来,形成联动发展。站在新起点上,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加速制造业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