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7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对外宣布,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正式启动全球征名。
您心中有为它度身定制的名字吗?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
有一种气象卫星叫“风云”
有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
有一种全球低轨卫星
星座系统叫“鸿雁”
把它们送往浩瀚星空的火箭
叫“长征”
它们,是属于中国航天的名字
茫茫太空中,
那些和中国有关的名字
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让中国乐曲响彻太空——“东方红一号”
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发射前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可以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这十二个字不仅对卫星入轨和跟踪测量有要求,还要让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看见卫星,地球上的收音机能听到卫星声音。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要发出什么声音?陕北民歌《东方红》在当时最为流行。最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选择了一段40秒的《东方红》乐曲,用线路模拟铝板琴声,由卫星发射信号播送乐曲。这颗会在太空中“唱歌”的卫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由于电池能耗原因,卫星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后停止发射信号。但是,直到今天,东方红一号仍然在它的运行轨道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从奔月神话到太空“网红”——嫦娥、玉兔和鹊桥的故事
浩瀚星空,皎洁明月,人类从未停止对月球的渴望与探索。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前进,我们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地球人造卫星,“奔月”的神话传说也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
我国首个探月工程的开启,成为中国航天的又一里程碑。除了承载非凡的意义,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一号完成了绕月探测的目标,嫦娥三号实现了落月与巡视勘察。嫦娥三号搭载了我国首辆月球车,它的名字来自全球征集。在近65万网民的推荐下,“玉兔”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巡视器的名称。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这是时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眼里的“玉兔”。
“玉兔”不仅在月球表面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在社交媒体上,一个名为“月球车玉兔”的账号受到热捧。2013年12月1日,在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前4小时,这个账号发出了第一条消息“Hi,有人在吗?”。三年过去了,有网友在下面回复“兔子,今天我们发射了第一颗火星探测器,第一次走向深空哎!”。如今依然有人对它说:“兔子,想你啦”。月球车玉兔的首秀,收获了7万条留言,10万次转发。
设计寿命只有三个月的玉兔号,最终超期服役,“健康”工作两年半,打破当时月面工作最长纪录。玉兔月球车在2016年7月31日,最后一次跟它的60多万粉丝道晚安。这些年虽然再没有听到它从月球上带来的消息,但是它的粉丝依然增加了十多万。直到现在,还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嫦娥工程中还有“以“鹊桥”命名的中继星,它为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成功帮助我国实现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承载着传说中的美好寓意,鹊桥中继星实现了“地月传书”,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
从《天问》到“天问” 中国航天再出发
2020年4月24日,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纪念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正式命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为“天问一号”,中国行星探测任务为“天问系列”。如今,天问一号已经踏上征途向火星前进,开启我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此次天问一号需要飞行超过五千万公里,这将是中国航天有史以来最远的旅行。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在名篇《天问》里提出的问题,如今中国航天人启动“天文系列”任务,以火星为目的地派出“天问一号”,从《天问》到“天问”,我们带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出发。
火星,我们来了!
监制| 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 王宇
记者| 杨弘杨
编辑| 刘婷玉
素材支持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的航天我们的太空
珠江水畔,山海之约。正是家乡日渐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现状、家乡人千里驰援的善举,让孩子们由衷而发这份乡梓情怀和城市认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卖公司货物,非法获利80万被刑拘近日,广州增城警方在开展“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将李某抓获归案。
“嫦娥奔月”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浪漫神话,寄托了中华民族世代对于月球的无限憧憬,中国人的探月梦想也从未停止,一个民族的千年梦想化为了现实。2015年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卫星被命名为“悟空”,预示着期望它能不畏艰难,在茫茫太空中以“火眼金睛”探测初暗物质粒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嫦娥五号月面“起飞”只是月球上的一小步,但却是中国走向深空探测的重要一步,相信中国航天作为太空探索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在未来的路上将会不断创造新的精彩。
该系统提高了地面系统对深空探测器下行数据的接收能力,为我国执行各类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力测控支持。深空天线组阵系统优异的性能,代表了我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的整体测控水平,代表着非常高的水平。预计今年年底,深空天线组阵系统还将实施“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16天,飞行里程超过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6380万千米。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16天,飞行里程超过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6380万千米。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16天,飞行里程超过3亿千米,距离地球约6380万千米。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了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来自多家媒体的优秀记者讲述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才能与受众一起跨越千山万水,触摸时代的脉搏。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才能与受众一起跨越千山万水,触摸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