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战“疫”说理】最强的战“疫”软实力是什么?

2020年07月31日15:13  来源:人民论坛网

5034

战役说理配图

  中国战“疫”软实力:中华文明的“韧性”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和社会秩序,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危机,但这并没能动摇中华民族的必胜信念。这种必胜信念,不仅来自于我国的制度优势,也源于中华文明的“韧性”。中华文明的“韧性”就是当前中国的最强战“疫”软实力。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生命力是如此的坚韧,千百年来,总是能够熬过没落、战争、灾害和孤独,执着地走向未来。中华文明能一直延续至今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得就是这种文明的韧性,使中华文明在进化的向度里,能够如此执拗且强大,骨子里有着绵绵不竭的精气神,肌体内蕴藏着浩瀚如汪洋的能量。

  纵观世界历史,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和国内外战争,许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但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性”精神。在中华文化中,这种“韧性”精神蕴含着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儒道互补

  “韧性”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相互契合。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一种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好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巨大潜能。但是,正如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在超速运转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性,那就是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促使我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近三百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对资源的掠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们都秉承着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

  道家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出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能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类的社会秩序要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智慧的精髓:刚柔并济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长期处于竞争压力和信息爆炸之下,会失掉应有的韧性,感到焦虑抑郁,心灵无处安放。而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就是将这种心态失衡进一步放大:对于病症的恐惧、对于封闭的不适、对于未来的焦虑,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让人寝食难安。对此,道家思想强调要对灾变生死抱有顺应的超然心态。同时,它又特别重视对于身家性命的养护,主张返璞归真,在沉静自然中积蓄力量。道家还指出逆境和顺境的辩证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认识了灾变生死的必然性和正反转换之可能,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就能有所寄托,进退自如。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中国古代许多治平之世的原则,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智慧的一种概括。儒、道两家所代表的中华文明进取和内敛的两种取向,相互补充,在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境时提供了灵活的应对之道。两者演绎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并存,进取和内敛精神的结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形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变通智慧和强大生命力,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一种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的机制。

  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敢于接受挑战,善于应对挑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自信带来了非凡的吸引力,它不仅来自现实,更来自于从未中道断绝的历史传统、来自于不断积淀的精神内核。

  面对此次疫情,我们不仅要有担当、讲仁义,同时也要有反思、讲静气,“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抱有“韧性”精神,相信中国人民不仅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而且会继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文章关键词:韧性 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疫 道家思想 物无贵贱 道法自然 焦虑抑郁 自然辩证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专家分析 我国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 进出口数据展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活力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 N+1个理由告诉你:“新一线”,郑州名副其实!

    综合排名中,排在前10 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香港、郑州。郑州在“移动支付”变量中位列11 位,势头强劲,和武汉、重庆、天津一起,呈中西部城市快速追赶态势。

  • 全国瞩目!机遇之城、标杆城市……郑州又双叒叕获重磅殊荣!

    具体名单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重庆、天津、杭州、长沙、沈阳、济南、大连、武汉、西安、威海、南京、宁波、郑州、福州。此次《世界城市名册2020》提及了19个中国城市,分别为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台北、深圳、成都、天津、南京、杭州、重庆、武汉、长沙、厦门、郑州、沈阳、西安、大连、济南。

  • 德国汉学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世界抗疫的启示

    薛晓源: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经受过灾难的磨砺考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韧性”,这“韧性”大象无形,却澎湃有力,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薛晓源,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兼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

  • 德国汉学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世界抗疫的启示

    薛晓源: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经受过灾难的磨砺考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韧性”,这“韧性”大象无形,却澎湃有力,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薛晓源,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兼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

  • 直面疫情,需要提高心理“抗挫力”

    家人觉得她只是感冒,一直劝她去医院就诊,好对症下药,可她就是不肯,“我又没有防护服,去医院看病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疫情期间,人们处在应激状态,会出现恐慌、担心、焦虑、多疑、愤怒、激惹、冲动等常见的心理反应。

  • 【战“疫”说理】最强的战“疫”软实力是什么?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和社会秩序,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危机,但这并没能动摇中华民族的必胜信念。中华文明的“韧性”就是当前中国的最强战“疫”软实力。

  •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凸显发展韧性

    这种韧性与活力来自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体量日益庞大的中国不能再单纯地依托某种外向型国际单循环通道,更需要重视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的互补作用。

  • 对话中建集团冯远:建设韧性城市 提升城市“免疫力”

    “韧性”和“韧性城市”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概念。“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当从政策制度、工程技术、社会管理、文化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 宁波企业专注实业强韧性

    ”宁波旭升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旭东一脸兴奋,“海外订单虽急,但我们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再一次圆满交付。一二季度通常是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淡季,而今年却一反常态,生产线24小时运行,主打产品增亮膜的订单纷至沓来。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