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2020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情况:上半年,风电发电量2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风电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区是云南、四川和广西;光伏利用小时数最高的是东北地区。
“上半年,风电和光伏累计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约为11%,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绿色电能替代作用不断增强。”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能源总体消纳利用水平也在提升,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6.1%、97.9%,同比分别提升0.8个、0.3个百分点。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的报告显示,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二季度风电、光伏装机增速大幅回升。其中,风电新增装机428万千瓦,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上季度提升61.2个百分点;光伏新增装机755万千瓦,同比增长12.9%,增速较上季度提升36.9个百分点。同时,风电和光伏开发布局持续优化。中东部及南方地区风电装机占全国风电装机比重30.8%,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占光伏总装机比重31.1%,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报告预测,三季度风电新增装机预计保持平稳增长;光伏下半年集中并网需求较大,三季度装机增速预计加快。消纳方面,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望加快,新能源消纳空间充裕度整体将进一步提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1日 06 版)
10月15日,各国专家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21世纪是蓝色海洋世纪,随着科技迭代更新,海洋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近岸海域利用率增长逐年放缓,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总量逐步减少,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
8月19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来到华能安阳汤阴风电场寻找“答案”。河南的风电发展不只是汤阴风电场一处“风景”,而是进入装机量快速增长的“风光”时代。
透过“生态之窗”透视青海高质量发展成色,青海人无不为此时涌动在青海大地上的绿色“春潮”而欢呼鼓舞。在此基础上,我省正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今年全省试点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目前试点面积已播种各类作物5.2万公顷以上。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下,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近20年保持在9%左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持续发力,南部海洋经济圈持续领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020年,我国将实施火星探测任务,航天科技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着陆和巡视探测。
11月4日,全省“三散”治理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大气改善目标——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9%以上,重污染天数减少2天。
站在山西大同市南郊区和左云县接壤的山梁上,只见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沿着山势整齐排列,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蔚为壮观。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面发展清洁能源硕果累累的缩影。
一组组数据直观印证着能源事业的伟大成就:201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37.7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57.8倍;原油产量比1949年增长1574.9倍;天然气产量比1949年增长22894.7倍;
其中,水电装机3.54亿千瓦(抽水蓄能为2999万千瓦);风电装机1.93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8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995万千瓦。 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启动了2019年光伏发电国家补贴竞价项目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