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扶贫花”结出“幸福果”:边麻沟村吃上“生态旅游饭”

2020年08月01日21:10  来源:人民网

5034

图为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左)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人民网西宁8月1日电 (记者李彤)在边麻沟村,初见李培东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带着眼镜,皮肤晒得挺黑,一说话就笑。谈起村里的变化,李培东精气神儿很足,不像是57岁了。

  边麻沟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朔北藏族乡,早些年“两山夹缝一条沟,冬天衣服晒不干”是这个高寒偏远小山村的真实写照。而当前,整洁的村道穿林越岭,农家乐云杉环绕,鲜花漫山遍野争相绽放。说起村里的那些事,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打开了话匣子。

  “2011年,那时我还在西宁开驾校,乡里给我打电话说村里换届,希望我能回村来。这是政府信任、百姓抬举啊。”从身家千万的企业家,到穷山区的村干部,李培东回村做的第一件事是改善村容村貌,要让乡亲们看到变化,积累起信心和干劲。但让李培东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次村容村貌治理,让一贯“笑呵呵”的他和村民“红了脸”。

  “有一户村民,在宅基地旁盖猪圈,脏臭难闻,怎么沟通都不行,就是不拆。我也急了,让他拿出宅基地使用证,看看是不是违规建设的。”就是这种为了村集体利益敢较真的态度,李培东带着村民进行了水、电、路改造和公厕建设,通过实干让村民看到了村里的变化和希望。

  乡村建设,难在选产业,而这在以生态为重的青海尤为难。在2015年,边麻沟村把希望的目光投在了旅游产业上,但缺钱这只“拦路虎”愁坏了边麻沟人。

  “我压上了500万元‘家当’,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凑了20万元,还申请了政府资金支持,流转了600余亩村民土地,这就是‘边麻沟花海’景区的雏形。”李培东说,随后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打造扶贫产业园的机会,村里的旅游产业一年比一年景气。到2019年“花海”景区收入430万元,全村农家乐发展到63家,村集体经济收入21万余元,村民人均支配收入1.48万元。

  发展旅游产业,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防止恶意加价,村里对家庭旅馆划定价格区间;为了保证餐饮体验和品质,规范菜单和统一进货渠道;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对村民进行针对性培训。

  看得见的是村民挣到了钱,脸上灿烂的笑容;看不见的是,生态恢复和乡村治理的悄然改变。

  “村名‘边麻’在藏语里指的是‘金露梅’,但早些年因为对树木砍伐和过度放牧,村里两边的山都秃了。现在吃上‘旅游饭’,大家对环境保护可上心了,植被覆盖率达到了70%。” 李培东说,村民经常和游客接触,素质也提升了,不再像以前净说粗话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致富,家里吵架的少了,更和谐了;更有前些年,因为穷怕了,拆了房子远走他乡的村民,又回到了村里,盖起了新房。

  站在边麻沟“花海”景区,高空滑索不时带着游客穿梭而过,景区里的游客不时用手机拍照,发着“朋友圈”。说起未来规划,李培东说,乡村旅游是个“富民工程”,村里也在吸引外面的专业团队来参与景区经营。

  “红火日子是干出来了,要让‘扶贫花’结出更多‘幸福果’。”李培东咧嘴笑着说。

图为边麻沟村打造的“花海”景区全景。(刘欢 摄)

图为游客们在边麻沟村“花海”景区游玩。(刘欢 摄)

文章关键词:沟村 李培东 旅游产业 景区 生态旅游 生态恢复 村民 花海 乡村治理 游客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穷土地”收获“幸福果”——青海前沟村的美丽蜕变

    题:“穷土地”收获“幸福果”——青海前沟村的美丽蜕变 这是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树莓庄园”内的树莓种植基地(12月1日摄)。12月1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村民在扶贫车间制作手工艺品。

  • 【中国的脱贫智慧】肃南:“育”大产业托起牧民致富梦

    “咩咩咩咩……”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活蹦乱跳,细嫩的叫声此起彼伏,羊圈里的热闹劲儿,让初冬的肃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暖了牧民们的心。一人富不算富, 2015年,樊得勤成立了鑫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着全村牧民一起发展养殖业,寻找黄草沟村的致富路。

  • 【中国的脱贫智慧】西吉县沙沟村:山野菜让百姓脱贫致富

    走进宁夏西吉县沙沟乡欣荣脱水蔬菜加工扶贫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的标语——“车间设在家门口、脱贫就业好帮手”。马明介绍,合作社目前主要从事野生蕨菜、苦苦菜、蒲公英、苜蓿芽等野生菜脱水冷冻加工和生产包装。

  • 【中国的脱贫智慧】西吉县沙沟村:山野菜让百姓脱贫致富

    走进宁夏西吉县沙沟乡欣荣脱水蔬菜加工扶贫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的标语——“车间设在家门口、脱贫就业好帮手”。马明介绍,合作社目前主要从事野生蕨菜、苦苦菜、蒲公英、苜蓿芽等野生菜脱水冷冻加工和生产包装。

  • 吉林延边:16万户用户恢复供电

    国网延边供电公司的职工在吉林省敦化市周边进行供电抢修作业(11月20日摄)。新华社发 (高旭升 摄)  国网延边供电公司的职工在吉林省敦化市周边进行供电抢修作业(11月20日摄)。

  • 【决胜2020】佛坪县产业脱贫:聚焦秦岭深处的“中国山茱萸之乡”

    近年来,佛坪县借助自身生态优势发展农产业脱贫项目和集体经济,开展乡村文化旅游,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四个县之一。直播间介绍人黄玉梅说,往后还会不断融入新的产品,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商模式。

  • 美淅的模样

    “大山打雷闪电了,爸爸在雨里跑……”幼儿园,一堂普通的亲子课,老师让小朋友讲爸爸妈妈工作的样子,这位小女孩的回答,让老师哭了,小朋友们都哭了。女孩出生时,不在身边的爸爸给了她这个名字,一声“美淅”,足以诠释她得到的,是最深沉最热烈的父爱。

  • 美淅的模样

    “大山打雷闪电了,爸爸在雨里跑……”幼儿园,一堂普通的亲子课,老师让小朋友讲爸爸妈妈工作的样子,这位小女孩的回答,让老师哭了,小朋友们都哭了。女孩出生时,不在身边的爸爸给了她这个名字,一声“美淅”,足以诠释她得到的,是最深沉最热烈的父爱。

  • 【文化扶贫在行动 湖北篇】红色文化“搭台”生态旅游“唱戏” 东沟村摘掉“贫困帽”

    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做强生态环境优势,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新华网发 刘建维摄  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由回乡创业人士开办的草木染坊染出的布匹。

  • “三里湾”新故事

    这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诞生过全国首个农村互助组和较早一批的农业合作社,是小说《三里湾》故事的原型之一。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诞生过全国首个农村互助组和较早一批的农业合作社,是小说《三里湾》故事的原型之一。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