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云南省155.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兜底保障

2020年08月02日21: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8月2日,记者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截至7月,云南全省共有155.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50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32元,云南省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均超过了扶贫标准,牢牢兜住脱贫底线。

  今年以来,云南省民政部门认真开展了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兜准、兜住、兜牢行动和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聚焦未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的未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脱贫不稳定人口逐人逐户排查,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采取了暂停低保对象退出、打破临时救助户籍限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加快审批发放进度等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为巩固脱贫成效,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扶贫标准但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宣布脱贫后可继续享受低保政策,人均收入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可给予半年至一年的渐退期。

  今年,云南省民政部门还将贯彻落实近期民政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适度扩大低保、临时救助覆盖范围,及时将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总台央视记者 陈政)

  (编辑 赵羽祺)

文章关键词:兜底 农村低保 贫困人口 云南省民政厅 人均收入 户籍限制 低保政策 贫困户 稳定人口 特困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北美观察丨疫情肆虐、政策“空转” 美国大量失业者恐将坠入“纾困悬崖”

    处在节日购物季的美国,本应一派消费繁荣景象,但由于疫情持续恶化,各州都在考虑新的封锁措施,人们对粮食援助的需求空前高涨。美国劳工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1月初,根据疫情救助计划领取失业救济金的美国人数量继续上升,这些计划将在圣诞节后到期。

  •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取得决定性成效(权威发布)

    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了我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情况。唐承沛表示,全国共有200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其中纳入低保1852万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2万人。

  • 民政部:进一步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抓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是当前各级民政部门的头等大事。”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已按照相关部署,启动了“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前期的专题研究,正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论证有关规划内容。

  • 兜底脱贫点亮希望

    ”在陕西省汉阴县蒲双敬老院,双河口镇凤柳村村民吴兴胜向记者讲述起生活的变化。“集中供养、医养结合、就业脱贫三者融为一体的探索,丰富了兜底脱贫的内涵,从根本上破解了失能、半失能贫困户脱贫难题。

  • 脱贫不脱保 云南将130万已脱贫人员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

    8月24日,记者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云南多措并举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截至今年7月底,云南省共有15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其中已脱贫的130万人实现“脱贫不脱保”,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民政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

    据民政部官方网站消息,7月31日下午,民政部党组召开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吉林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

  • 河南范县:兜底特困群体 脱贫不漏一人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7月9日,在河南省范县德润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护工将托养人员推回房间。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7月9日,在河南省范县德润重度特困人员托养中心,护工为托养人员梳头。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社会保障兜底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不坐等贫困户前来申请,而是定期下村入户走访,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是临夏县兜底扶贫的创新做法。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社会保障兜底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不坐等贫困户前来申请,而是定期下村入户走访,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是临夏县兜底扶贫的创新做法。

  • 西海固返乡“90后”养兔“赋能”兜底户

    在张易镇红庄村,年仅21岁的低保户薛乾正是在杨小龙的带领下,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杨小龙说,基地以“企业+培训学校+残疾人农户”的模式,不但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带动周边200户以上残疾、大病等兜底贫困户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