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钦给官兵们展示绝活。宋凯琦摄
□本报记者陈小平本报通讯员杨伟峰戴丹华
从卧虎藏龙的少林寺达摩院,到闻名全军的红色尖刀连;从弘扬传统武术的少林弟子,到磨砺尖刀精神的“尖刀传人”……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红色尖刀连八班班长田浩钦,在精武之路上不断书写着传奇。
7月,骄阳似火。安徽省明光市三界训练基地内,旗卷烟尘,士气如虹。随部队参加外训的田浩钦就在一群“黑脸庞”当中。22岁的他,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坚毅。
田浩钦出生在长葛市一个普通家庭。9岁那年,活泼好动的他被父母送往少林寺达摩院学习武术。在武校,他勤学苦练,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先后获得少林通背拳、七星螳螂拳等多项冠军,并成长为一名年轻的“武教头”。
2016年,一直想投身军营、保家卫国的他,如愿参军入伍,并幸运地来到全军闻名的荣誉连队——红色尖刀连。
凭借扎实的武术功底和刻苦训练,田浩钦很快就在投弹、障碍、五公里、战术基础等方面样样拔尖,不仅被表彰为“十佳新兵”,还成功进入红色尖刀连的尖刀班。
色红须常染,刀尖必多磨。为了让自己成为尖刀班的“刀尖”,日常训练中,田浩钦永远是最拼的那个。武装跑时,别人背一把枪,他就背两把;别人休息时,他就给自己“加小灶”,猛练俯卧撑和深蹲;别人投弹练习50发,他就加量到100发。他说:“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2017年3月,田浩钦的训练成果有了展示的机会。旅队组织基础训练“创破纪录比武”,尽管双手手肘受伤,但他仍以绝对优势夺得战术基础动作课目全旅第一名。
乘胜追击,2018年5月,出战集团军“创破纪录比武”,在400米武装渡海登岛课目中,他又以2分55秒的成绩勇夺全集团军第一名,荣立个人三等功。
深秋的三界训练基地,雾霭弥漫。2018年9月,陆军首届“百连万人”新条令比武拉开帷幕。冲过三步桩,跳跃矮墙,跃上高板……“1分42秒!”田浩钦又拿下400米障碍东部战区陆军第一名,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
比武中,田浩钦的第一拿了一个又一个,可他并不满足。他说:“一个人强不算强,只有集体强才能攻坚克难。”
担任班长后,田浩钦将军事训练与武术创造性地进行融合,坚持活学活用教学法,先后总结出“精准过障10步法”“战术动作实用12招”等实用管用的训练经验,使连队的400米障碍、战术基础动作成绩显著提高,为连队培养了十余名尖子,教学经验在全旅推广。他还被东部战区陆军点名赴南京、福州各训练基地示范精品课目、交流训练心得,得到各级首长高度肯定。
“顶着艰险冲,迎着炮火上,尖刀连的战士所向无敌,百战百胜,举世无双!”一天的训练结束,田浩钦和满身泥泞的战友们高唱连歌,气势昂扬。
王红星,南阳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有组织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1月24日,王红星带领扫黑专业队24名民警,驻守南阳市公安局龙升分局辖区7个执勤点,日夜坚守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先后核查人员3万余人次,劝返车辆1205辆,确保疫情“外部不输入、内部不扩散”。
从北疆哨所到南国军港,从戈壁大漠到海防一线,习主席每次视察部队都要看望慰问官兵,每次走进基层总是与士兵亲切交谈,拉家常、问冷暖。习主席的亲切关怀铭刻在官兵心间,全军官兵把对统帅的信赖拥戴转化为献身使命的磅礴力量,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前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16日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电视剧播出安排,并公布了24部参考剧目,包括《太行之脊》《彭德怀元帅》《河山》《猎手》《誓盟》《天下娘亲》等。
4月8日,武汉“解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和同事们却并未放松。” 陈孝平,武汉地区医学界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生于安徽阜南,15岁开始行医,1970年就读于蚌埠医学院,1979年考取同济医学院研究生,从此扎根武汉。
青藏高原牦牛数量占全世界牦牛总量的90%,但在姬秋梅刚参加工作时,西藏牦牛生产研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从23岁起从事有关牦牛的科学研究,姬秋梅如今已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党委书记、西藏牦牛产业技术首席专家。
”8月2日,刚刚下过雨的天空一碧如洗,鲜红的国旗下,77集团军某旅的王松委正在督导队员进行扫雷平衡训练。在一次运送炸药时,突发余震,一面墙体向王松委倒去,他急忙躲闪,右小腿被钢筋划伤,鲜血直流。
近几年,《湄公河行动》等一系列影片的走红,把缉毒警察带入了大众的视线当中。昆明铁路公安处禁毒支队副支队长赵林。昆明铁路公安局供图 因为一直忙于工作且性质特殊,赵林和许多同事一样,不得不长期与妻子孩子分隔两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