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国际论坛对话】
彼得·罗曼
(Petre Roma)
罗马尼亚前总理,马德里俱乐部成员。
石晓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政治与政党外交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
消灭疫情是全球各国应共同努力的方向
彼得·罗曼: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通过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来预测所有事件并加以有效解决,例如所有对全球经济和金融行为的预测都未能预估到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当预测和应对危机时,我们需要增强提前感知能力和危机管控能力,当然这很不容易做到。随着全球疫情的暴发,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个国家占据着绝对的科技优势,因此制定消灭疫情的战略是全球各国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就加强科学技术对政府政策指导而言,我们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处理和分享各国具有极大关联性的海量疫情数据并加强联防联控。
石晓虎: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给人类带来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当这种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遇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就更为严峻。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共同承担应有的责任并直面挑战、化解危机,才是唯一的出路。不容忽视的是,在国际抗疫中出现了很多超乎常理的怪事,直接影响到国际抗疫合作大局。有的国家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不断对外转嫁责任,人为加剧国家间矛盾;有的国家在抗疫中掺杂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全球领导力竞争等因素,甚至公开否认世卫组织的领导作用,使得国际抗疫合作形势更加复杂敏感。
彼得·罗曼:的确,我们也发现部分国家政治运作中出现政治决策的“偏轨”,这是因为有些国家领导人未能了解更多事实,也不愿探知事实的真相,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历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曾经发生的疫情大流行对我们的警示犹在。当今世界,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低水平的信任并存,使得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抗疫的期望值和信心水平都非常低,这种较低的期望值与信心水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将政治游戏规则里的“小混乱”或失序转化为导致现有国际体系破碎的大事件。
石晓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抗疫既需要各国政府的政治决心,也需要各国民间的支持和参与。面对当前全球抗疫中的民心混乱,我们需要加强政治引领,努力牵引和凝聚全球民意,推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国际团结抗疫的民意洪流。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疫情本身的恐惧和对抗疫不力的焦虑正在影响很多国家社会大众的情绪,耗损他们对全球治理的信心。这可能造成一些国家民心民意进一步保守化,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内外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世情舆情的现实变动,仍采取“煽风点火”“乱中取利”的政策趋向,可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更为严重的政治后果。
携手抗疫可能是中欧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彼得·罗曼:国际抗疫中的乱象不符合欧中双方利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增进了欧洲对欧中合作重要性的认知。在疫情期间,中国对饱受疫情冲击的欧洲国家慷慨相助,欧中关系对欧盟的战略意义越发凸显,携手抗疫可能是巩固和发展欧中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欧盟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愿意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领域挑战的积极伙伴;许多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专家也指出中国对欧洲非常重要,希望欧中建立更强有力的贸易关系。
石晓虎:面对全球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中欧加强合作尤为重要。数月以来,中国和欧盟成员国以及欧盟机构围绕医疗物资供应、派遣中方医疗队、分享抗疫经验、药品和疫苗合作研发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习近平主席同欧洲国家领导人及欧盟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推动共同抗疫、共谋合作、共促经济复苏,向世界发出了中欧合作的最强音。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欧投资协定第31轮谈判等陆续成功举行,双方就抗疫、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全球治理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尤其是重申同意年内达成中欧投资协定,为中欧深化“后疫情时代”合作带来新契机,也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此外,欧盟还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将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发展。这些都与美国声称要与中国“脱钩”、在国际上对中国进行疯狂打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彼得·罗曼:值得注意的是,欧中关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某些欧洲国家政客做出了一些不受欢迎的政治举动。现在正是重新界定一些政治议题尤其是全球卫生、贸易及投资等重大议题的关键时刻,欧盟和中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是能否制定一个面向未来的双边战略,以照顾各自的安全关切和经济利益诉求。我们需要基于共同的命运来谋划双边关系,需要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更强有力、更积极的外交协调行动,来实现我们期望的目标。
世界的未来取决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热情和努力
石晓虎:当今世界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逆世界潮流而动,经济金融风险聚集,多边贸易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地缘政治风险高企,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多,国际秩序演变的不确定性增大。在复杂敏感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向何处去”“中欧怎么办”受到高度关注。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都主张维护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尊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无疑是全球治理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在美国“本国优先”“退群毁约”的当下,加强中欧战略协作、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和稳定国际秩序的声音不断增强。这既是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现实需要,也反映了国际上对中欧合作的高层次期待。
彼得·罗曼:现实需要和国际社会期待可以转化为欧中合作的动力。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衰退可能成为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14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最严重、最具破坏性的一次。为此,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受到更多关注,前者是关于世界秩序的,而后者则聚焦全球经济和贸易。美国当局以及一些诉诸民粹主义的国家,要么否定多边主义,要么无视多边主义,甚至攻击和污蔑联合国、世贸组织、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不断打破二战及冷战结束后建立的国际制度安排。如何确保当前国际机制有效运转以及发挥欧中的关键作用,值得深入思考。我们亟须找到一些新的积极方案。
石晓虎:最现实、最可取的方案就是构建新型中欧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中欧双方应坚持包容开放的思维,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发展模式和道路选择,在多样性的世界中寻找共同利益,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坚持互利共赢的思维,强化合作而不对抗的意识,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不断加大沟通与对话力度,以建设性的态度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坚持命运与共的思维,在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直面挑战,承担应有的责任,努力形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氛围,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坚持统筹协调的思维,在中欧战略合作规划中兼顾当前与长远、中欧发展与世界发展,着眼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加强沟通与协作,增进相互间信任,减少不确定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彼得·罗曼:世界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我们对人类共同命运和前途的热情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国际抗疫也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思考。全球治理的无政府状态表明,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都在发生逆转。多边主义是一种一体化的合作,绝不是要消灭分歧。世界应该允许分歧的存在,绝不能因为无法应对共同挑战就走向分裂。较之那些否认人类共同命运的人,欧中合作要取得尽可能多的胜利。然而,当前我们迫切想做的事情用手头现有的工具难以做到。我们需要作出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的实质性发展,实现更加绿色的发展。建设维系人类共同命运的世界新架构,需要欧中及时行动以及制定综合性的政策。
(供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政治与政党外交研究院,翻译:徐亮、宋文龙、石晓虎)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3日 08版)
[环球网综合报道]“中欧在为双边关系突破做准备。杨勉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与美国的走进并不意味着中欧关系将被破坏,因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是维持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0年,我作为一名年轻外交官,到布鲁塞尔参加欧共体为中国举办的翻译培训项目。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优美的风光、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科技和友好的人民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
日前,美国、捷克等国政客先后到访台湾让民进党当局弹冠相庆,显然,国外反华政客与“台独”势力合流的案例渐渐增多,意味着近年来台湾情报机关的染指范围已并不再局限于两岸。两人一拍即合,在李云鹏指挥下,郑宇钦开始围绕祖国大陆搜集相关情报,并将撰写的资料交给台湾“国安局”。
中欧贸易逆势增长,背后还有着双方不断挖掘潜力、深化合作所带来的增量支撑。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有助于欧洲经济爬坡过坎,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提供机遇。
谈到全球供应链时,巴尔塞洛说,疫情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世界贸易受阻:无论空运、陆运还是海运,运输线路都因疫情受到影响。巴尔塞洛说,只有在各国政府、制造商乃至消费者等所有相关方的相互信任和通力合作下,全球供应链才能恢复。
谈到全球供应链时,巴尔塞洛说,疫情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世界贸易受阻:无论空运、陆运还是海运,运输线路都因疫情受到影响。巴尔塞洛说,只有在各国政府、制造商乃至消费者等所有相关方的相互信任和通力合作下,全球供应链才能恢复。
日前,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这次会晤取得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习近平主席提出的“4个坚持”——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为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欧合作的“加速度”,诠释着捍卫多边主义的道义担当。
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9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
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张,为“中欧关系号”班列健康平稳行驶注入信心,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