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来到了关键节点。
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整体规划进入“临门一脚”最后关头;
再过半个月,即将迎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一周年。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举行的“座谈会”,首次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等。
除了整体规划即将出炉,“座谈会”举行一周年之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还迎来了两个同样重大的因素影响。
一是,“十四五”规划启动,如何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战略机遇,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成为了留给沿黄区域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另一个是,国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特别是国内双循环格局之下,如何发挥沿黄区域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留给沿黄区域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也正是在这样的“四大背景”下,9月1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座谈会上,强调了“三个更进一步”和:在推动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上更进一步;找准载体,在提升思路、狠抓落实上更进一步;强化担当,在落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更进一步。
在“座谈会”举行一周年这个时间关键节点,在“四大背景”下,作为九曲黄河的“龙腰”,河南将如何扛起大担当,展现大作为?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8月31日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强调,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并重点提出: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而这方面,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座谈会上,将之分解为五个关系:更加深刻认识水与沙的关系、更加深入理解水与林的关系、更加主动协调水与人的关系、更加科学统筹水与产的关系,以及更加准确把握水与城的关系。
结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近一年来,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规划和部署,笔者试着从王国生提出的“三个更进一步”和“五个关系”角度,梳理河南撑起黄河流域“龙腰”的两个关键动作:
首先,把握好“人”和“产”的关系。
首先,科学统筹水与产的关系方面,成为了河南发力的重点。生态优先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撑。如果缺乏产业支撑,是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当下,河南正在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文旅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等方式,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农业方面,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正通过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农业大省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这方面,河南将通过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带动农业提质增效;通过科技引领、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和联合体等载体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等等……
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方面,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河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主战场、主平台。
当下,河南正通过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巩固提升载体,让产业脊梁强起来,可以实现在主导产业上再聚焦,在创新驱动上再加力,在载体功能上再提升,通过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落在了细处。
文旅高质量发展方面,以河南省文化旅游大会为标志,河南正式拉开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元年”大幕。
这方面,河南强调,要把文化旅游工作放到全省发展战略全局中去审视去谋划,把文旅融合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做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特别是河南提出,完善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等产业链式谋划文旅高质量发展;强调打造两个平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可以看到,“大产业思维“成为了贯穿河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线。
其次,把握好“人”与“城”的关系。
如何促进人口和产业聚拢,并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打造紧凑型的经济地理,提高整个流域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度,成为了把握“人”与“城”关系的关键所在。
王国生在座谈会上强调,更加准确把握水与城的关系,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科学谋划破解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
而这方面,河南近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以中原城市群建设为中心,高水平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各区域中心城市错位发展,以及县域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等,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中心城市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动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城市圈集聚、向城市群集聚, 由此带来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环境双驱动。
郑州都市圈建设方面,郑州正在认真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合作“6 2”制度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不断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加快“1 4”郑州大都市圈建设,打造全省经济发展增长极。
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在全省率先提出,抢抓国家“新基建”政策和发行特别国债机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新基建为契机,以新业态为愿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着力保障好各类要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带动制造业发展更实更强更优。
县域高质量发展方面,河南重点提出,注重城乡统筹,让腹地支撑强起来,始终把城乡贯通作为发展的关键,把县城这个引擎“做强”,把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这个节点“做实”,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优”,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发展新格局;以及突出绿色发展,让生态屏障强起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拓展绿色空间,坚决抓好污染防治,培育壮大绿色经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最早只是迁徙途经山东东营,2003年开始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筑巢繁殖,至今累计繁殖达1954只。据东营市观鸟协会调查,2017年有36对东方白鹳在自然保护区以外筑巢繁殖,2019年繁殖种群达到57对,2020年东方白鹳已在城区周围筑巢繁殖。
孙守刚、李亚、甘荣坤、孔昌生、穆为民、徐立毅、徐元鸿、赵素萍、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戴柏华、王新伟、刘玉江、王战营、钱国玉、龚立群、高体健、谢玉安、顾雪飞、岳中明、习晓军等在郑州或当地参加了植树活动。
12月6日,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省政协主席刘伟等省领导在郑州市与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孙守刚、李亚、甘荣坤、孔昌生、穆为民、徐立毅、徐元鸿、赵素萍、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戴柏华、王新伟、刘玉江、王战营、钱国玉、龚立群、高体健、谢玉安、顾雪飞、岳中明、习晓军等在郑州或当地参加了植树活动。
奏响大合唱、建设幸福河,需要我们在保障黄河安澜上持续发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线。奏响大合唱、建设幸福河,需要我们在弘扬黄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构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
黄河流域党校学习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理论研讨会举行 王国生向中央党校、国家相关部委、黄委会和黄河流域兄弟省区长期以来对河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 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1月20日,副省长武国定到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调研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并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当天下午,河南·浙江座谈会在杭州市举行,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省长郑栅洁,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省政协主席刘伟出席座谈会。浙江省领导陈金彪、冯飞、梁黎明、马光明,河南省领导李亚、穆为民、徐立毅、赵素萍、何金平等出席。
滩地岸边,一花一草,一木一叶都是风景,黄河生态廊道的幽静展露无遗。” 贵州日报记者周雅萌,第一次来到郑州惠济区登高远眺黄河,“尽览了黄河之美、黄河之雄、黄河之奇,这一切都让我震撼。
黄河,既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近年来,新安县委、县政府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让老百姓守着黄河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