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昆明斗南:小康生活像花 越开越美

2020年09月09日16:2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云南省昆明市斗南镇,在地图上看,只是滇池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但从“鲜花版图”上看,它却是中国乃至亚洲著名的花都。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通过大力发展花卉特色产业,用鲜花铺就了一条小康路。如今,乡亲们的小康生活也像花儿一样,越开越美。

  这些天昆明连着下了几场雨,华明升有些坐不住了,尽管他的大花蕙兰种植园有人在管理,但他还是不放心要来看看。老华目前种的大花蕙兰有300多亩,每年的销售额能有上千万元。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农 华明升:当时想都不敢想有这个规模,有这个设施。我们没有什么原始资本的,都是用自己种菜的资本,然后转过来种花,慢慢滚动,才滚动到今天的事业。

  华明升是斗南的第一代花农,在种花之前,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以种菜为业。上世纪80年代末,有村民在菜地里试着种剑兰,拿到集市上卖上了好价钱,华明升动了心。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农 华明升:我当时花了90块钱买种球,三个半月左右,就卖了160多(块钱)。当时的蔬菜是卖5分到1毛一公斤,(能买)很多蔬菜了。

  尝到甜头的华明升,将家里的几亩菜地全都改成了花田扩大规模,他还四处拜访专家,引进了玫瑰、康乃馨等花卉新品种。开始的几年里,华明升每天凌晨就出门,骑2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把花运到昆明城里去卖。3年下来,他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看着老华种花赚了钱,村民们也纷纷效仿做起了花农,斗南村也走上了种花致富的新路子。如今的斗南,已发展成国际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和集散地,连续22年鲜切花交易量、交易额、出口额全国第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艺嘉:我们斗南人感到变化最大的是这几年,我们新建了28万平米的花卉交易市场,升级改造了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形成了集花卉种植、交易、物流、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花卉产业集群,现在我们的花不仅卖到了全国,还卖到了全世界。

  第一代花农华明升和乡亲们靠着勤劳和敢闯敢干,闯出了一条致富路,鲜花也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如今,新一代斗南人奋斗的脚步也没有因此而停歇,大家还在不断摸索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斗南花农遭受了很大损失,为减轻疫情影响,由政府出面搭桥,花农、花商与电商平台建立合作,直播+助农+电商的交易新模式,拓展了新市场。3月开始,小湛就做起了直播带货,一个月就卖了20多万元。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店店主 湛业帆:第一场直播的时候,几百扎的玫瑰、百合、向日葵、康乃馨瞬间秒空,这也让我看到直播(卖货)的趋势,现在我们的直播销售额已经占店铺的20%左右。

  通过各种电商直播平台,现在消费者可以看到鲜花从采摘、修剪、打包、发货的全过程,从产地直送消费者家里,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和差价,大家也能买到价格更实惠的鲜花。

  今年前7个月,斗南鲜切花交易量达到44.33亿枝,交易额35.2亿元,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现在,斗南的花农依靠种花、卖花每年可实现人均收入3万多元,同时还带动了斗南周边13万人就业。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花农 华明升:我们斗南人靠种花、卖花脱贫致富奔小康,现在我们的花也卖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那是因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都好了。大家现在日子过得都像花一样,也越来越美,是国家为我们奔小康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路。

  (总台央视记者 熊传刚 张岗 董良言 昆明台 呈贡台 吴鑫 罗启龙 )

  (编辑 赵羽祺)

文章关键词:小康生活 越美 呈贡 种菜 蔬菜 鲜切花 大花蕙兰 花卉产业 奔小康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洞庭人家 幸福转身(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金色余晖中,船从沅江与西洞庭湖交界处顺堤向东,芦苇摇曳,水波荡漾。今年初,保护区公开招聘40名协管员,曾庆武因为年轻力壮、地形熟、人头熟,成了协助保护区综合执法大队湿地保护巡护的一名协管员。

  • 贵州农村公路四通八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15年以来,贵州先后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等攻坚行动,全省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5.9万公里,建成7.87万公里通组硬化路,实现30户以上村民小组100%通硬化路。

  • 搬出黑土滩 拥抱好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天苍茫,草枯黄,荷日恒山在蔚蓝的天空下巍峨绵延,将荷日恒村抱在怀中。”  索南说,荷日恒村现在“两少两多”:打牌、喝酒、抽烟的人少了,鼓足劲加油干的人多了;邻里纠纷少了,邻里互助多了。

  • 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河南省郑州市陇海北三街118号院建成33年,头顶电线杂乱似蛛网,院里杂物落满灰,下水道一个月堵两三回。陇海北三街片区改造项目成立临时党委,下设5个党组织,分别对应陇三社区、共建单位、职能部门、施工单位、监督单位,逐户上门,多方协同。

  • 搬出沉陷区,活出好滋味(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抚顺市有百年煤炭开采史,采煤沉陷区达23.29平方公里,影响区达74.73平方公里。抚顺市采煤沉陷搬迁办公室脱险安置科科长曹伟介绍,房价中原来面积不纳入计费,新增加的15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200元收费。

  • 农家屋里品书香 文化惠民“阅”小康

    一间小小书屋传播着知识与希望,成为了张湾乡男女老少的文化家园。近年来,东海县张湾乡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 苇帘编织让3000农户增收(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我们因地制宜,没有芦苇资源的村屯由产业园提供原料,农户赚取手工费;有芦苇资源的村屯则自备原料编织苇帘,农户赚取手工费和原料费。“如今,在产业园带动下,芦苇编织产业已经拓展到全县56个村,去年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3000余农户年均增收近5000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0户。

  • 新疆精河县托里镇乌兰旦达盖村:为小康生活注入“文化力量”

    一大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托里镇乌兰旦达盖村村民吉·乃德曼又早早地走出家门,在村子里散步。村党支部书记公·特力瓦伊介绍,当地蒙古族群众多,村里将惠农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到每村每户,让群众听得明白、听得高兴。

  • 【地评线】荔枝视评:穿山越海,见证中国小康之大美

    “进了徐州府,先喝二两土”,作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徐州一度靠牺牲环境发展经济。5年来,我国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我很期盼的一件事”

    2019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他一直牵挂的云南贡山独龙族群众:“大家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我一直记在心上。”   在贫困户家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扶贫干部说:“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