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承载着这个古老民族,对历史的记忆与沉淀,对未来的希冀与憧憬。
埙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乐器,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尊贵、高雅、凝重、厚德……捧起一枚古朴的埙,好像捧起了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吹奏一曲浑厚的埙曲,好像吹出了华夏负重致远的刚强。
当黄河与埙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演奏出怎样的意境?
王建是河南焦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的传承人。他用黄河水和黄河泥制作的埙,声音悠长深沉,恰似母亲河浅浅的低吟。
黄河泥细腻、光鲜、柔滑、富黏性,有极强的可塑性。王建把从黄河岸边采集来的黄河泥像揉面一样搓揉,然后取拳头般大的泥团用双手揉捏造型,形成笔筒状后再封口抹光,接着打孔、试吹、调音,晾干打磨光亮即可吹奏。
一枚精巧的黄河泥埙就诞生了。浑厚悠扬的埙乐让人陶醉。
作为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接触、研究埙。二十多年里,王建不仅深入研究埙的吹奏和制作,更致力于埙乐的传承、创新和推广。他不单将黄河泥埙看作一种乐器,更将它看做数千年来黄河文化的灿烂瑰宝,把传承发扬这一古老艺术视为自己的职责。
王建曾经放弃了音乐培训学校的高薪职位,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和推广黄河泥埙的工作中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黄河泥埙这一凝结着黄河文化精髓的古老技艺保护好、传承好。
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少不了“有心人”。王建说,黄河泥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乐器,可惜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了,自己想把它传承下去,愿意当黄河泥埙传承的“有心人”。
制片人|温露 张鹏军
记者|刘虔 谢琳
编辑|刘虔 谢琳
这是车甫军第三次来嘉应观,只不过,这次他特地带上了小外孙。60岁的车甫军有着20年的军旅生涯,身体硬朗的他自驾一个多小时从郑州来到焦作武陟县。李菁说,“现在团队成员也都意识到嘉应观绝不仅仅是一座庙观、一个景点,而是延续黄河文明的地方,我们是嘉应观的看门人,更是黄河文明的传承人。
(记者 宋向乐)9月16日,大河网记者跟随“中国梦 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嘉应观。大殿前方,来自黄河交通学院的杨帆正在和同事们表演《九曲雅韵》,人声雅致,舞姿婉约,仿佛将人拉回到千年前的一场祭祀场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记者注意到,嘉应观乡第一初级中学的学生也来到了这里观赏非遗文化展出,了解学习黄河号子、黄河泥埙等非遗文化知识。“母亲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粘连、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
新中国成立后,嘉应观作为“黄河治理办公室”,开创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被打破。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9月16日上午,“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河南焦作武陟县的嘉应观,在这里感受黄河泥埙的声音。从研究泥埙近三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到学习泥埙的小朋友,黄河的精神与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传承,成为武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后,嘉应观作为“黄河治理办公室”,开创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被打破。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为了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黄河历史和文化,嘉应观开展了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在嘉应观中,未来网记者看到,嘉应观乡第一初级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参与黄河号子、黄河泥埙等项目的学习和实践。
【环球网报道记者 张燕萍】9月16日上午,“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河南焦作武陟县的嘉应观,在这里感受黄河泥埙的声音。从研究泥埙近三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到学习泥埙的小朋友,黄河的精神与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传承,成为武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