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9月16日,大河网记者跟随“中国梦 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嘉应观。在这里,黄河泥埙、七声雅乐,还有男人们有力的黄河号子声,一座供奉治河功臣的河神庙,如今正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来讲述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嘉应观位于焦作武陟县。一部武陟发展史,半部黄河变迁图,这里的历史、地域、民风、民俗、文化基因里都浸泡着黄河的影子。2013年,武陟县荣膺“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的称号。
而“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道出了嘉应观在黄河流域的独特地位。
嘉应观是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河神庙,它记载了清代治河的丰功伟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中国治黄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同时,它还是中国唯一留存的集宫、庙、衙署为一体的清代建筑群,是黄河文化的结晶。
大殿前方,来自黄河交通学院的杨帆正在和同事们表演《九曲雅韵》,人声雅致,舞姿婉约,仿佛将人拉回到千年前的一场祭祀场景。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九曲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我在创作该作品歌词时立意于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以‘黄河之乡’——武陟——地区的地理、人文风貌及其传统文化特色为素材,运用较为工整的七言诗韵,书写而成。”
杨帆向大河网记者解读了歌词的寓意,“金涛拍岸风逐浪,渺渺黄沙万里长,苍茫九曲歌不断,缱绻百川山河壮”速写出黄河的独特风貌,九曲悠长;“万里黄河嘉应观,炎黄世代治水忙,相伴又恐穷泛滥,澎湃奔流向东方”描绘出沿岸人民对黄河的依恋与敬畏之情。
“‘黄河泥埙’‘武陟盘鼓’‘黄河河工号子’都是优秀的黄河文化产物,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黄河丰厚的文化内涵;‘古浊包容万象新,璀璨黄河岁月长’表达的是对黄河母亲的赞美,对黄河文明的颂扬。”杨帆说,此次与嘉应观黄河泥埙合作创作的歌曲原本命名为《璀璨黄河岁月长》,在对整个作品的艺术形式加以调整和丰富之后,最终将作品确定为音诗舞表演——《九曲雅韵》。
嘉应观东配院里,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代表性传承人王建正深情吹奏,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在黄河泥埙的演绎下,平添了几分古朴与悠扬,仿佛从千年的黄河水中飘扬而来。
“黄河的水,和黄河的泥;黄河的泥,捏黄河的埙;黄河的埙,发黄河的音!”王建说。这种用黄河水和黄河泥制作的埙所发出的亘古之音,纯净自然,高雅而不晦涩,音韵中和而不偏颇,质地醇厚而广居仁德,被称为“德者之音”。
如今,王建正在将治埙与演奏的技术,传承给更多孩子们。《茉莉花》的旋律在孩子们口旁的泥埙中倾吐而出,尽管稍显稚嫩,但意境深远。
传承在嘉应观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不仅有游学的学子们学治黄史,学吹黄河泥埙,更有一群孩子也围成一圈拉着象征石硪的鼓,在用力打桩,口中喊出的依然是飘扬千年的黄河号子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记者注意到,嘉应观乡第一初级中学的学生也来到了这里观赏非遗文化展出,了解学习黄河号子、黄河泥埙等非遗文化知识。“母亲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粘连、杂质少、可塑性强而又不过于软塌。
9月16日上午,“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河南焦作武陟县的嘉应观,在这里感受黄河泥埙的声音。从研究泥埙近三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到学习泥埙的小朋友,黄河的精神与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传承,成为武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黄河历史和文化,嘉应观开展了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在嘉应观中,未来网记者看到,嘉应观乡第一初级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参与黄河号子、黄河泥埙等项目的学习和实践。
【环球网报道记者 张燕萍】9月16日上午,“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河南焦作武陟县的嘉应观,在这里感受黄河泥埙的声音。从研究泥埙近三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到学习泥埙的小朋友,黄河的精神与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传承,成为武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黄河宁,天下平”,纵观中国历史,治理黄河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备受关注的大事。嘉应观位于黄河左岸中下游分界处的河南省武陟县,这里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治理黄河的故事,也是了解黄河文化和中国治水文化的好地方。
武陟县嘉应观乡刘村实施道路整修开挖排水沟工程时,村民刘全太不同意拆除自己的五间房屋。目前,武陟县全县党员群众已加入村五个“三治”协商组达15522人,农村老人参与村务监督48779人。
武陟县嘉应观乡刘村实施道路整修开挖排水沟工程时,村民刘全太不同意拆除自己的五间房屋。目前,武陟县全县党员群众已加入村五个“三治”协商组达15522人,农村老人参与村务监督48779人。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姣姣、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马蓓蓓也先后加入战疫队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3月10日,马明杰、马霞飞、马蓓蓓、马姣姣、马婷婷、赵文赐6名大学生被嘉应观乡党委、政府评为“防疫尖兵”并颁发荣誉证书。
它彰显清代治黄的功绩,也反映了中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是黄河文化的瑰宝,是治理黄河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