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23日讯(记者 李春晖)承载着“为国家试制度”重要使命的自贸试验区近日又添新成员。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
此前我国先后批复了18个省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呈现“1+3+7+1+6”格局。加上新获批的3个,我国自贸试验区已增至21个,全国约三分之二省份都“配置”了自贸试验区。
新获批的3个自贸区中,北京设立自贸区的消息在9月初服贸会上已经“剧透”;湖南、安徽自贸区都位于中部地区,将为“中部崛起”增添新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专家表示,未来西部省份新设自贸区仍然值得期待。
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揭开面纱”
早在9月初的服贸会上,我国已经宣布将在北京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21日,北京自贸区的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方案提出“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处副研究员梅冠群对中国网财经表示,一直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较强,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相对较弱。通过自贸区的创新与实践,可以摸索出有利于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来推动这两种贸易形态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
梅冠群表示,未来在国际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有望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疫情之后,全球货物贸易下降明显,但避免人和人直接接触的、依托于数字经济的服务业新业态快速增长,未来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一个重要增长点。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外资也比较关注,希望中国服务业市场能更加开放,使其自身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梅冠群表示,“服务业扩大开放对于吸引外资非常重要。”
服务业中许多业态需要依托数字化手段才能变得可贸易。突出“数字经济”是北京自贸区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9月21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表示,将分解落实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改革试点任务,落实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北京自贸区是全国第一个以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导向明显。其总体方案中,最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是关于数字贸易相关机制的试点。
“这与我们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紧密关联。我们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是各个生产要素中起步最晚的,又是数字经济一个基础性的机制,会对数字经济相关业态的发展、应用场景的拓展产生深远影响。”胡麒牧称。
今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生产要素之一。
湖南、安徽自贸区助力“中部崛起”
除了北京,此次新获批建设自贸区的湖南、安徽都是中部省份,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
梅冠群表示,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来看,“中部崛起”正当其时。
“过去我们是出口拉动型经济,市场在海外,因此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内需市场,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梅冠群称,中部地区具有联通南北、横贯东西的交通优势,有较强的市场辐射能力;并且目前中部地区的要素成本比较低,相对东部来说是个发展洼地,特别有利于承接东部地区或者国外的产业转移。
胡麒牧表示,选择在湖南、安徽这两个中部省份建设自贸试验区,一方面是考虑到这些地区深化改革的制度红利依然显著,建设自贸试验区获得的边际效应比较大。另外从区位上看,安徽紧邻长三角,湖南地处长江经济带中部,都是紧邻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方便承接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这也是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未来西部省份新设自贸区值得期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此次两个中部省份获批之后,未来西部省份获批新设自贸区也值得期待。
梅冠群表示,过去我国是沿海开放、沿江开放,现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西部慢慢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想要建设这种开放的前沿,就需要制度创新,因此西部地区需要自贸区。”
目前还没有自贸区的一些西部省份在积极筹备,争取设立自贸区。据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甘肃兰州开展了自贸试验区政策培训及座谈会,详细解读申建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其梳理出的216项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强调“以推促申、以申促建”。青海、内蒙古等地也密集表态,积极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那么,未来西部哪些省份有望新设自贸区呢?梅冠群分析称,自贸区的设立主要是“以点带面”,为了让自贸区的辐射范围更大,各省在申报方案时既要突出自身特色,又要突出建设自贸区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梅冠群表示,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省份参与到自贸试验区建设,而自贸试验区的范围、广度、深度将会得到更大拓展。
12月1日,省长尹弘在郑州调研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持续强化制度创新,将自贸试验区加快打造成为对外开放高地,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示范引领作用。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7日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十年来,双边贸易快步增长,双向投资稳中有升,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深入。东盟国家馆每个国家的展区,都各具本国特色,例如走进缅甸展区,观众立刻会被眼前黄灿灿的色调所吸引。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为促进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提升东盟与中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还为东盟与中国的人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平台。”11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了上述表述。
商务部部长助理 李成钢:中国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产自东盟的热带水果,如今榴莲、山竹、龙眼等已铺满中国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务部部长助理 李成钢:要落实好升级《议定书》“未来工作计划”,在RCEP的基础上探讨实现更高水平的市场准入,增加规则议题,打造更加互惠互利、开放包容的中国-东盟经贸关系。
商务部部长助理 李成钢:中国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产自东盟的热带水果,如今榴莲、山竹、龙眼等已铺满中国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务部部长助理 李成钢:要落实好升级《议定书》“未来工作计划”,在RCEP的基础上探讨实现更高水平的市场准入,增加规则议题,打造更加互惠互利、开放包容的中国-东盟经贸关系。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仍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十年来,各国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服务范围从自贸区建设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拓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1月15日,涵盖15个成员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意味着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诞生。周立红说,当前,中欧双方正在进行最后冲刺,争取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历时8年“长跑”,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11月15日,涵盖15个成员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RCEP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这意味着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诞生。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徐秀军认为,RCEP的签署是多边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表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仍然是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
对于消费者以及依赖域内国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企业来说,由于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本大大减少,消费者将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域内国家产品,企业进入域内国家的“门槛”将大大降低。协定签署后,产自新西兰的羊毛可以免税进入中国,在中国织成布料后再免税出口到泰国制成成衣。本国劳工出国就业的门槛也将降低,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劳动力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