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为“六稳”“六保”之首,投资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拉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就业和促投资该如何助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天的权威访谈来看记者对王昌林的采访。
王昌林,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近期他一直在关注就业和投资形势变化。他认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从而带动就业和投资结构改变。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就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一个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第二个特点从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就业的人数在上升,比重在上升;另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我们新业态就业和灵活就业,在大幅增加、大幅上升。
在当前形势下,确保就业的充分性、稳定性,才能使供给和需求之间形成有效的循环。同时王昌林说,在稳就业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投资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促进作用。今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加大补短板力度,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发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恢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接下来,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陆续下达,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情况将持续好转,投资有望延续回稳向好的总体态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中,就是要立足强大国内市场,作为战略基点,加大有效投资。另一块是要围绕城市群建设,特别是围绕扩大消费的一些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方面,加大一些投入。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投资,畅通我们的产业链循环。
同时,王昌林认为目前我国民生领域有效供给不足依然存在,而这其中恰恰蕴藏着极大的投资潜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比如像我们教育、医疗、养老的问题,这个需求很大,也意味着我们的投资潜力就很大。要把社会投资引到这方面来,既解决我们的有效投资,又满足我们的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双升级。这是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事。
就业为“六稳”“六保”之首,投资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拉动力。王昌林说,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创下了近年来毕业人数最高纪录,再加上今年疫情等特殊因素,整体就业压力前所未有。
当前,各地积极落实各项稳投资措施,相关政策不断发力显效,同时各级政府更加注重“两新一重”、高新技术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等项目建设。专家认为,随着稳投资政策不断发力显效,投资逐月恢复的态势已经形成,未来将继续延续回升趋势,助力经济复苏。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加快,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社会领域投资增长5.3%,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两新一重’等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领域,精准筹资、精准项目、精准施策,进一步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
我国5G正式商用即将迎来一周年,当前5G网络建设呈现全力加速状态。运营商方面,中国电信日前透露力争今年建成30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计划实现5G独立组网全球首发商用。
我国5G正式商用即将迎来一周年,当前5G网络建设呈现全力加速状态。运营商方面,中国电信日前透露力争今年建成30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计划实现5G独立组网全球首发商用。
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多地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将推进重大工程作为稳投资的有力手段。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提出20项举措。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嘉兴信益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益军:我们当时拿到了1000万(贷款),大概一年为我们节省了20万左右的利息。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对适当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和加强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该负责人表示,适时调整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对精准调整投资结构、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和防范风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日前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对整个投资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再加上基建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趋降,整体拉低了上半年的投资增速。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驶入快车道,2014年至2018年,全国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共开工2912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