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郭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在新疆,馕的重要地位无可取代。2018年新疆提出大力发展馕产业以来,馕已经从一种普通的主食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产业、一个扶贫的抓手,新疆百姓正打着馕奔小康。
吾甫尔江-卡斯木:我在来这上班以后脱贫了,一个月的收入是4200到4500,我以前的一个梦想就是家里面有一个稳定的收入,现在实现了我的梦想。
新疆喀什的吾甫尔江-卡斯木曾经因为没生意做,加上三个孩子患病,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吾甫尔江-卡斯木看到伽师县建起了馕文化产业园,就主动报名,成了产业园的打馕师傅。又因为手艺出众,几个月之后成了大师傅,成功脱贫。
伽师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这里的馕产业园有1200名员工,招收的新员工里贫困人员占了近6成。因为有这门手艺,有这份工作,他们脱贫后不怕返贫。
打馕传承人阿克-卡迪尔:爷爷是个打馕师傅,爸爸也是,我也第三代的。来上班以后,我挣钱,现在买楼房了,我决定必须在这里上班。
总经理马军介绍,馕产业园日均生产30万个馕,由于有品牌效应,他们的馕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马军:人有我强,我打的这种馕从配方上、从各个方面用料上都好。
馕产业要做大做强,为了拓展市场,馕产业园民间手艺加上新技术,开发了紫薯馕、核桃馕、玫瑰花酱馕等新产品,并打通了网络销售渠道。馕产业园销售负责人艾克热木江-艾合买提说,他们的线上月销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个。
艾克热木江-艾合买提:全国各地都有,主要是北京、上海、甘肃、黑龙江那订单量比较多。
据了解,新疆日产馕约650吨。截至去年底,已有5万多户家庭通过打馕脱贫致富。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0日电 题:新疆柯坪在盐碱地上“闯”出脱贫致富路 11月4日,在新疆柯坪县玉尔其乡托玛艾日克村馕产业园里,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11月4日,在新疆柯坪县玉尔其乡托玛艾日克村馕产业园里,工人在检查生产流水线。
一片片整齐的特色林果种植基地,一座座宽敞的工厂车间,一家一户汩汩流淌的自来水……这些场景发生在如今的新疆伽师县。今年,新疆依托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与动态帮扶机制。
“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库尔班大叔的家乡新疆于田县,有种植沙漠玫瑰的历史。在玫瑰花种植基地,26岁的肉孜·巴克行走于花田,不时弯腰查看滴灌带,摸摸土层,了解玫瑰花的生长情况。
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里,吾帕尔江·卡斯木正把自己15年的打馕手艺传授给徒弟们。与着力构建全国销售网络的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不同,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老城区喀赞其街的喀德尔哈孜烤包子店主要做上门客的生意。
目前,于田县玫瑰花种植面积4.2万亩,公司收购农户玫瑰鲜花和玫瑰花干蕾产值达1840万元,受益贫困户3454户。走进策勒县易地扶贫搬迁小康新区,富民安居房排列整齐,812户村民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新生活。
铁路、公路在补短板、畅通微循环的同时,我国支线机场建设也为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正在建设的重庆武隆、新疆于田等支线机场,将和全国的160个支线机场一样,带动了当地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覆盖了全国580个贫困县和3000多万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