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今年是脱贫攻坚冲刺之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三州三区”之一。凉山州的脱贫“进度条”走到哪里了?我们采访了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听他们讲述来自大凉山的脱贫故事……
火普村位于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在彝语中,“火普”意为“山峰之巅”。2014年在脱贫攻坚精准识别中,该村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为79户243人,贫困发生率34.8%,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极度贫困村。
2016年以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走的泥泞路、住的土坯房,人畜混居卫生差……成为当时“老彝胞”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村民住进了新居,道路通了,水、电、网通了,看病上学都不难了,产业发展孕育新希望,百姓生活呈现新面貌。
视频制作:
罗帅 吴晓 刘顺德(实习) 杨双豪(实习)
特别鸣谢: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
昭觉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尹赛楠)“祖祖辈辈洒满汗水,我们终于种下希望。”荡气回肠的词句里,流露出的,是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窝窝”里的火普村如今旧貌换新颜。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目前,洒拉地坡乡幼儿园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学习普通话、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稚嫩的童声欢快地歌唱着。” 在老师阿比牛牛的带领下,20名彝族孩子用普通话唱起了《小老鼠上灯台》,充满童趣的歌声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记者刘桢珂)迎着初冬的暖阳,“决胜2020”看四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凉山,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三河村立足资源禀赋,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开发彝族文化扶贫主题旅游线路。
(记者 尹赛楠)“祖祖辈辈洒满汗水,我们终于种下希望。”荡气回肠的词句里,流露出的,是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窝窝”里的火普村如今旧貌换新颜。
”,帕查有格立刻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对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他早已有了清晰的思路,“悬崖村”未来的路始终向前。村民们在悬崖上的旧村开民宿、做导游,在悬崖下的新家学刺绣、种果树,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投入更多资源,措施更加精准。图为2020年9月9日,驻村党员干部在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污略村上门开展“问诊”工作。
这是8月10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乡梭梭拉打村拍摄的四川省武警总队援建该村的幼儿园、篮球场和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金阳县山江乡老寨子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和通村公路(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面对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在加快转型升级,广大消防救援指战员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对标职能定位。而像火普村志愿消防队这样的基层站点,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众多守护脱贫攻坚硬仗战果的“防火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