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郑州考古或有重大发现 闹市区里的挖掘现场气氛神秘

2020年10月11日09:47  来源:猛犸新闻客户端

5034

  猛犸新闻 东方今报记者 申子仲 文图

  家住紫荆山路东大街交叉口的郑州市民刘先生报料说,附近的一处在建工地内,眼下正在全封闭进行文物勘探,气氛很神秘,也不知道又挖出了什么宝贝。10月10日中午,记者赶到了发掘现场。

  文物勘探现场位于在建的创新街小学北校区工地北侧,占地约4亩左右,从旁边的医院和家属楼,可以窥探全貌。报料人刘先生说,这里原属于郑州市四十三中的老校区,去年年初,四十三中迁走搬到了航海路,连教学楼也扒了,传言创新街小学要搬过来。大概在去年秋天这个时候,这里开始进行考古挖掘,“工地一直是大门紧闭,闲杂人等严禁入内,气氛神神秘秘的,搞不好是不是有啥重大发现了。”

  工地大门紧闭,禁止外人进入。从一旁小门先后走出几位工作人员,但都否认自己是考古工作者。后来记者瞅准时机,随着一支检查工作的队伍“混”了进去。主道边堆放着编号储物仓,南侧是在建高楼,北侧则豁然开朗,连成大片的窑坑占地有三四亩,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数十位考古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埋头苦干。

  窑坑按照土质画满了断代层线,在一处窑坑中央,还可见一堆陶瓷残片。

  记者亮明身份后,被几名工作人员要求离开现场。他们说此地是国家级保护单位,原则上未经允许不得入内。至于目前的进展情况更是无可奉告。“研究还没有结束,将来一切以上级文物部门的最后公布为准。”

  记者不得不离开现场,并辗转联系到郑州市的考古单位,据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商城文化考古历来归省级文探单位主管,市级考古单位无权介入。而考古工作措施这几年也比以前严格了许多,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不得已,记者又来到一墙之隔的四十三中家属院打探情况。

  年纪30岁左右的孙先生说,他小时候就在老四十三中上学,现在进行文探的地方,大部分是中学操场的位置。“记得小时候在操场上玩,时不时还会捡到碎骨头啥的,有同学说是古时候的人骨头。”

  报料的刘先生50多岁,是位业余考古爱好者,他说老四十三中与商都老城墙遗址的直线距离也就1公里左右,紫荆山路这一片虽说地处繁华闹市,地底下确是“物藏丰富”,属于商都文化考古区域,“我小时候,在这一片也捡到过箭头、陶片啥的。”按照自己在家属楼窗户口用望远镜进行的目测观察,刘先生推断正在挖掘的区域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我这门外汉姑且这么一说,究竟是二里头的,还是夏商周的,也可能是汉唐。”他说紫荆山路一带自夏商以来就有人类活动,历朝历代生生生不息。他也非常期待,能有更重大的发现。

文章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闹市 紫荆山路 老校区 报料 郑州市民 遗址 街小学 猛犸 同学说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波澜壮阔、绚烂多彩的文明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十分关心,强调他们“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学术志向、顽强的工作作风”,对他们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 收藏 | 习近平总书记“考古公开课”的15个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我国考古工作。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 青海都兰考古惊现“五神殿” 千余件文物出土印证古丝绸之路文化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的热水墓群,于1982年发现,是公元6至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编号为“血渭一号墓”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墓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韩建华:这一系列元素说明这个都兰是当时丝绸之路青海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 陕西保护复原2800年前西周青铜轮牙马车

    这是7月30日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拍摄的西周晚期青铜轮牙马车。

  • 山西太原发现大型西汉墓园遗址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布考古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东山发现一处大型西汉墓园遗址。常一民说,此墓园可能是西汉诸侯王级的墓园,有望填补山西汉代王侯级墓葬发现的空白。

  • 河南出土鹅首曲颈青铜壶 内有逾3000ml不明液体

    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当地一个发掘现场,发现一个鹅首曲颈青铜壶。新华社记者 李丽静 摄  祝晓东说,当时的青铜壶壶首多为蒜头造型,以天鹅、大雁、鸭子等动物造型为壶首的也有,但较少。

  • 淮阳发现中国最早的车辙 将我国用车历史提前至少500年

    原标题:《河南淮阳发现中国最早的车辙 将我国用车历史提前至少500年》“由于无法对车辙痕迹直接测年,研究人员根据打破有车辙路面的龙山时期墓葬的测年数据判断,路面以及车辙的使用距今至少420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夏代车辙,将我国用车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

  • 重大考古新发现!郑州发现中国最早的丝绸 距今5500年

    此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的骨雕蚕,值得注意的是,该蚕呈现家蚕造型,并且呈吐丝的蚕形。中国丝绸博物馆设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开展纺织品相关文物分析检测鉴定、传统工艺与价值挖掘,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

  • 出水12年!想不到“南海I号”考古面临的最大挑战,竟是这个……

    南海来的风温润潮湿,坐落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如一座外太空飞船,引人遐想。伴随着“南海I号”入驻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它引发的未来想象空间也在不断变大。

  • 西汉大墓考古又有新进展 墓中出土液体是"仙药"

    “经过科学检测,该青铜壶中的液体为矾石水,是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钾)和明矾石的水溶液,是古人用的一种‘仙药’。通过该大墓与西侧紧邻的一空心砖墓的关系,以及西侧空心砖墓出土的双面印文为“耿大印”“耿少翁印”的铜印,判断两个墓为耿姓家庭墓葬。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