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七十年治理,淮河发生这些变化

2020年10月21日12: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自1950年10月14日中央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至今,70年过去,淮河发生了哪些变化?下一步治淮的总体思路是什么?10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治理淮河70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淮河四大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淮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但流域无一人因洪水伤亡,主要堤防未出现重大险情。谈及70年治淮的主要成效,魏山忠首先提到的便是淮河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70年来,佛子岭水库、蒙洼蓄洪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等工程相继建成,淮河流域基本建成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性枢纽、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防洪除涝标准显著提高,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淮河防御洪水已由人海防守战术,逐步转变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的从容局面。

  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历经70年建设,淮河流域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提水工程、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与流域内河湖闸坝一起,逐步形成“四纵一横多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约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贡献了全国9%的GDP,生产了全国1/6的粮食。

  水环境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成历史——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强化水功能区管理、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水污染联防和水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淮河干流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

  水生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积极开展水土保持、重要河湖保护修复、地下水保护和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等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淮河流域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多次成功实施生态调水,有效保障了南四湖等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70年治淮总投入9241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5.2,效益显著。淮河的系统治理、开发与保护,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魏山忠表示。

  仍面临水资源短缺等短板

  治淮70年,淮河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薄弱环节。“防洪体系上仍有短板。”汪安南分析指出,今年面对流域性较大洪水,淮河的防洪工程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洪水中也暴露出短板问题,如淮河干流洪泽湖以下的入江入海能力不足问题非常突出;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仍有险工险段,建设标准不高;行蓄洪区不安全居住的人口仍然较多;上游水库控制面积较小,拦蓄能力不够等。”汪安南说。

  水资源总体短缺也是淮河流域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有812亿立方米,不到全国的3%,与其承载的人口规模、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经济总量相比很不均衡。尽管70年持续建设使得淮河流域供水保障有了坚实基础,但在用水效率、资源管控、供水能力、调蓄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肖幼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水质保护、水功能区保护和河湖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成为历史。“尽管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但部分支流、部分河段的水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水生态、水环境需要继续改善。”汪安南表示。

  治淮重大工程建设将突出“蓄、泄、调”

  “十四五”期间,如何补上淮河流域存在的短板?魏山忠表示,将把洪水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红线,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工程及“有温度的”民生项目,加快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

  “下一步,治淮重大工程建设方面要统筹突出‘蓄、泄、调。’”魏山忠透露。

  具体而言,要增加“蓄”的能力——继续在上游加强水土保持,修建水库,提高拦蓄能力,利用现有水库扩容挖潜,实施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调整中游行蓄洪区,研究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好行蓄洪水和当地群众发展需求间的矛盾。

  扩大“泄”的能力——加快河道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提高泄洪能力,扩大淮河入江入海的出路;进一步提高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工程建设标准,提高高水位运行时的安全保障能力。

  提升“调”的能力——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建设,完善国家和流域的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实施一批水系联通、供水网络化工程,提高城乡供水的保障水平;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启动实施一批水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大项目。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1日 10版)

文章关键词:淮河流域 淮河水利委员会 1950年 淮河干流 淮河入海水道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习近平察看淮河,什么事让他感慨?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18日赴安徽考察调研,察看淮河水情,了解当地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千里淮河固安澜

    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奔流不息,淮河既是重要的地理坐标,也是一部流动的治淮史书。18日,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让我们聚焦“千里淮河第一闸”,回顾人水和谐共处的今昔之变,感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远见。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淮河治理继往开来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王家坝闸位于淮河上游和中游交接点,是蒙洼蓄洪区进洪闸。从1954年至2020年,王家坝闸累计13个年份16次开闸蓄洪,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 《对话中原》:科学决策 防汛减灾

    今年入汛以来,降雨过程多、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淮河流域洪水。《对话中原》栏目邀请河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郑世林,河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冯林松走进演播室进行分析研判。

  • “汛”息关键问答丨南方11轮强降雨过后 长江流域天气形势要转折了?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先后经历了11轮强降雨过程。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站点水位超警。据中国天气网消息,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从28日开始长江流域的强降雨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更多内容,请看本期《“汛”息关键问答》。

  • 淮河防汛 手段多有底气(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

    今年,淮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降雨强度大、洪水发生迅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26日,水利部综合考虑降雨、水位、流量和洪量等因素,判定今年淮河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其中正阳关以上发生区域性大洪水。

  •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再次向安徽调拨中央防汛物资

    记者26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日前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再次紧急向安徽调运135万个编织袋、120万平方米编织布、13万平方米土工布等6类中央储备防汛物资,支持安徽抗洪抢险救援工作。

  • 今年汛期河南降雨有多强?多地雨量破历史纪录

    今年6月以来,受淮河流域主雨带南北摆动影响,我省降雨过程多、持续时间长、雨区重叠度高、累计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淮河流域出现了多年不见的洪水。6月8日以后,淮河流域出现多次强降水过程,信阳地区多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发生旱涝急转,信阳大部洪涝灾害严重,白露河、史灌河超保证水位,王家坝时隔13年开闸泄洪。

  • 河南民间救援队辗转三省抗洪救援 搜救转移群众80多人

    河南民间救援队辗转三省抗洪救援,搜救转移群众80多人,最大的93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 目前,第一批前往江西等地的队员已经返回河南休整,而救援队的其他队员,已经赶赴安徽六安等淮河流域,继续开展救援。

  • 暴雨火力点北移 未来一周淮河要迎战两轮强降雨

    雨带北抬,淮河流域的降水显著增加。7月20日上午8时32分,接国家防总命令,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放水,蒙洼蓄洪区已启用蓄洪。据中央气象台消息,监测显示,7月以来,青海东北部、甘肃中部和陇南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4至8成,甘肃局地偏多1-2倍,受降雨影响,黄河兰州以上来水持续增加。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