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鞋底、顶锅盖
蒙满刺绣、编柳筐
刻挂线、各种手编、驴皮影
这些曾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手艺
竟然在这里重现
位于通辽市奈曼旗的八虎山庄景区与其他景点不同,它把科尔沁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契丹文化的内容作为向游客展示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置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欢,尤其是区外的游客。让大部分游客觉得来此游玩不是简单的吃与住,而是用文化把游客游玩的内容串联起来,也正因这样,从2010年开始营业,景区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景区收入多了,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在旅游旺季可以为当地人提供近100个工作岗位。同时,依托景区的发展,村民在周边做起了餐饮、住宿,生意也挺红火。
“我已经来景区工作3年了,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照顾不了家,后来村里和景区知道了我的情况,就让我来这里工作,现在离家近了,能照顾家庭,还有稳定收入。”拎着好几串钥匙的赵国强,在景区里主要负责文艺方面的工作,在旺季的时候会组织村里的村民无偿来景区里给游客表演,安代舞、草原歌。村民们虽然没有费用,但是能来展示自己,他们从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每个人都积极主动。
听着赵国强发自内心的真实讲述,脸上流露出的幸福微笑,我们能感受到他曾经的贫困生活一去不复返了,J留给他的是满满对美好生活充满的向往和拼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惠超 王智华)
近日,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公布,64家基层文艺院团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达州文艺帐篷轻骑队队员 谭仕海:就我个人而言,只要我能上班一天,我就永远是帐篷队的一员。
”在四川阿坝州茂县羌绣传习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承人李兴秀谈到羌族文化时,她告诉记者,羌族文化十分丰富。李兴秀介绍,茂县现有7个培训基地,有24000多人在培训基地学习羌绣的刺绣、图案、针法等技艺。
在四川绵阳安州区秀水镇青松村每月的“扶贫赶集日”上,村委会的大院里一派热闹的景象。为了打开当地农副产品的销路,今年初,青松村在安州城区开设了爱心扶贫超市,将村里的各类产品稳定销往安州城区,“从4月份开业至今,爱心扶贫超市已经为村民们带来了20万元的收入。
11月5日至7日,“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走进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安州区,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等地,探访当地文化扶贫工作成效。同样在茂县,省委网信办的定点扶贫项目已于2019年收官,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8人全部实现脱贫。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山里劳动,是一株被连根拔起的茶树救了我。如今,由吴红发起成立的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出社员10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
走进永昌镇精品农业公园,一张巨大的示意图向游客展示了当地精品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总体思路,西北方是枇杷主题公园,东北方是研学旅行公园,西南方是现代农业公园,东南方是蓝莓主题公园,最南边是生态水果公园。
已是深秋,坐落在半山腰上的石椅羌寨依然掩映在满山绿叶之中。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支部书记陈爱军说,在文化旅游的推动下,石椅羌寨的游客量日渐增长,歌舞迎宾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探访绵阳北川文化扶贫:在非遗中找到致富之路 2010年以来,吴红创立的北川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10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带动周边村致富668户,恢复古茶树1500余亩。
新华网发(蒋楠 摄) 在“红坊”谷芽糖生产车间,长期动态聘用了3名贫困户劳动力。汝城县驻沙洲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黄飞介绍,“接下来,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接待能力。
蒸水河畔,船山故里。文旅美乡、文旅兴业、文旅富农、文旅兴县,衡阳县旅游扶贫已累计实现510户1310人脱贫致富,文旅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