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抗美援朝70年·老兵】李德印:做插进敌人心脏的“尖刀”

2020年10月27日17:37  来源:映象网

5034

编者按:70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0年后,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们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仍然精神矍铄、充满劲头。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映象网记者来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听他们的抗美援朝故事,还原那段战火纷飞的浴血岁月。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致敬英雄“老兵”。

映象网记者 杨增强 实习生 陈震宇

人物名片

李德印,出生于1930年,祖籍河南省伊川县吕店镇清泉寺村,1950年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同年12月12日到达朝鲜西浦里,分配在67军200师侦察连任侦察兵,先后参加了元山、十字架战役。1953年8月,在战场上身负重伤的李德印回到了祖国,并先后在河南省革命残废军人学校、河南省革命残废军人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8月分配到临汝县拖拉机站,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热血青年响应号召 保家卫国跨江入朝

1950年,刚满二十岁的李德印为了实现保家卫国的理想,自愿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当时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行军,父亲于1950年12月12日到达了朝鲜西浦里,被分配在67军200师侦察连。那时父亲只有一个的心愿:打败美帝国主义,让祖国和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的日子,哪怕自己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跟敌人血拼到底。”女儿李兰谈起父亲向自己讲述的那段峥嵘岁月,眼中渐渐地泛起了泪花。

一个多月前,平日里身体强健的李德印老人突发脑梗,被送往医院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次脑梗,对父亲的记忆力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当时连自己都女儿都认不出来了,但是说起自己在朝鲜前线时的事情,老人家依然能给我们讲出来。”

做插进敌人心脏的“尖刀”,到最前沿、最危险的地方

作为侦察兵,李德印的任务就是侦查敌情、地形,掌握地方的作战行动轨迹,刺探敌情、掌握情报正是部队能否打赢战争的关键所在。

有一次,李德印和战友们为了活捉敌人,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匍匐在山沟的雪地里。当时敌我双方阵地的直线距离不过200米,李德印和战友们从凌晨一点到第二天黎明时分,潜伏在雪地中30多个小时,不能有任何声响、不能有任何动静。当他们发现有敌人可抓捕时,有的战友双腿被冻断,有的再也没有醒来……

“战争年代,父亲在朝鲜战场的日日夜夜,每一刻都是命悬一线,但父亲和战友们怀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1953年7月17日,志愿军全线向敌军发起总攻,总攻人数之多、火力之猛前所未有。这次战役,全面扭转了战争局势,成为美国提出停战谈判的决定性一战,也就是在这场汉江战役中,李德印被敌人扔下的炮弹炸伤,倒在阵地上血肉模糊,不能动弹。身边的战友刘怀发为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在小树林中又遭到了敌机的二次轰炸,李德印再度昏迷……

1953年7月27日,李德印受伤10天后,这场正义之战终于以美国战败的结果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李德印不顾全身伤痛,久久凝望着祖国的方向,这也给了他支撑回到祖国的信念。

英勇战士投身建设 清廉实干荣膺劳模

1957年,李德印复退到地方后,先后在拖拉机站和农机公司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由于身体不好,哪里都不肯要,李德印暗下决心:工作不能落后,要用实际行动改变大家的看法。

当时的工作主要是机械耕作,通过几个月的踏实苦干,李德印被单位树为赶超标兵,当时大家提出的学习口号是“下决心、鼓干劲,赶上超过李德印”。

1958年,李德印被调整到当时全县马力最大的苏联进口德特54链轨拖拉机组,这辆车马力大,但毛病多,经过多日反复琢磨与反复拆装,李德印提出把原先加机油的螺丝焊死,改从车内外平衡臂前后钻孔加机油。这项技术改造被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所采用,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由于工作努力踏实肯干,1958年7月,李德印出席洛阳地区劳模大会,1959年1月出席河南省劳模大会……

“父亲一生清贫,不管环境多么艰难,始终勤恳工作,为农机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虽然已是九十岁高龄,每天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热心公益,为灾区人民捐款,关注弱势群体,服务相乡邻。”女儿李兰说。

因在战争中留下身体残疾,当地政府考虑到李德印老人年事已高,十几年前便安排其住进了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特护病房,医护人员长久以往的悉心照料以及党和国家对抗美援朝老兵们的政策关怀,让李德印老人倍感舒心与温暖。

2016年8月7日,李德印到宜阳县看望了两位老战友,时隔六十多年再次相见,老人们的心情都万分激动。他们回忆战争年代一起度过的岁月,又聊到当今的世界局势。李德印感慨地说:“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幸福,如果祖国母亲需要我,我们每个人都会用生命捍卫她的尊严!”

在采访最后,91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德印向记者唱起了那首他记忆最深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伴随着激昂的歌声,李德印老人的眼中也闪耀起了熠熠光辉。

铭记伟大,捍卫和平,致敬李德印,致敬英雄“老兵”。

文章关键词:抗美援朝 老兵 李德印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遇见你丨“只要我能走得动,我将一直找下去……”

    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有一位名叫杨宁的志愿者,从2007年开始,他义务帮助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和家属。   13年来,杨宁的足迹遍布全国8个省份,去过大大小小烈士陵园200余处、村屯180余个,为400多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找到了亲属。

  • 抗美援朝志愿军吃什么?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除了为志愿军的英勇顽强而感动外,也关心志愿军官兵吃什么。从1952年起,国内一些食品加工厂还研制生产了罐头食品,供给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食用。

  • 【地评线】映象网评:赓续抗美援朝精神,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呼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从而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奋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弘扬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续写新的发展奇迹。

  • 【地评线】映象网评:追梦“十四五”,努力创造新成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来讲,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

  • 【追寻先烈足迹】七十年来硝烟散,红色基因世代传

    “2020年7月2日,国家给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颁发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80多天的守备战终于结束了,我们赶跑了敌人守住了阵地,但是那九死一生的时刻,我这辈子都不能忘怀。无数英烈前赴后继,他们用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为中国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 中国退役军人 | 纪念抗美援朝特别节目《归来》第六集:《传承》

    李雨村:“开了大会,给我们学校第一批参加抗美援朝的30个学生,披红戴花,然后把大学的毕业证书都给我们印好了,算提前毕业。李雨村:“高台山战役打了四天四夜,连续进攻了七次,结果我们把土耳其旅消灭了,美军三师逃跑了,汉江的防线突破了。

  • 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

    战地新闻工作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7人血洒疆场。穿越时空、代代流传。承载了多少忠诚无悔与英勇无畏。铭记闪耀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名字。▼  原标题:《 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

  • “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38军和八勇士可歌可泣、令人动容的英勇事迹。观众 叶治洲:38军“万岁军”是我们军中的一个模范的代表,他们就是打仗的时候敢于牺牲,作战的过程中非常勇猛。

  • 正义必胜

    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与强权、公理与霸凌、进步与倒退的激烈碰撞和对决,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与霸权的正义之战。中国共产党人得出了结论: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 决定抗美援朝战争是打还是停的一仗,志愿军炮兵发挥了巨大作用

    金城战役历时15天,志愿军第20兵团及第9兵团第24军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正面宽达25公里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60多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地区战线,重创南朝鲜军4个师,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