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泽(右)在鞍钢鲅鱼圈新厂采访 图片为演讲者个人提供
营口是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鲅鱼圈是营口一个新区。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新区,它与“一带一路”相关。
首先,从一块钢说起。今年8月30日,世界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开通了他们国家历史上的第一座桥——中马友谊大桥。
因为马尔代夫所处的海洋环境对桥梁钢的耐腐蚀要求极为苛刻,建桥材料、技术的缺乏影响了桥梁建设。
为解决技术难题,大桥项目组慕名找到了鞍钢鲅鱼圈新厂。该项目工程师段江涛说:“这是中马两国元首共同商定的大项目,这块硬骨头再难啃,咱也得啃下来。”那段时期,段江涛团队吃住都在现场,没日没夜地进行技术攻关,最长的一次他们连续工作超过了50个小时。最让他后怕的是不慎感染了马尔代夫当地难以治愈的疾病,鼻子出血不止,高烧不退。
我问:“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段江涛说:“出了国才更爱国,再大的困难也得抗住!”
经过反复试验,段江涛团队终于研发出了为马尔代夫量身定制的桥梁钢——“3镍系列耐海洋环境大气腐蚀钢”。这一长串儿名字,每个字都是实力、汗水、智慧!
说完了钢,我再说一趟车。2014年10月18日,由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始发,直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个经满洲里口岸直达莫斯科的中欧班列,我们称它为“辽满欧”班列。
上个月,我坐着这趟班列去了莫斯科。
没想到,刚到莫斯科第一天,我就上了俄罗斯第一频道的新闻!当然,我也知道,他们关注的不是我,而是这趟班列,和班列上的这群中国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营口港莫斯科工作团队。
去年夏天,团队中的两名成员陪同俄方代表回家乡考察港口项目,我第一时间赶到港口与他们见了一面,可由于行程紧张,他们都没来得及回家看看。
他们告诉我,在莫斯科他们更想家,思念家里的亲人,好想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哪怕是担心与抱怨。可让他们开心的是,不久的将来,这个中俄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一期工程将竣工,陆续投入使用,中欧班列在莫斯科有了更好的家!
从一块钢,到一趟车,再到“一带一路”,我有幸记录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营口脚步、东北脚步、中国脚步。作为这条路上的一名记者,我将会一路播报,一路收获,一直前行。
俄罗斯莫斯科市政府市民新冠疫苗接种电子申请系统4日正式启动,接种站5日开始工作。俄总理米舒斯京说,疫苗接种是抗击疫情的决定性步骤,要求各地行政长官亲自指挥疫苗接种。俄总理米舒斯京说,疫苗接种是抗击疫情的决定性步骤,要求各地行政长官亲自指挥疫苗接种。
担负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 30多年来 圆满完成升降国旗任务2.7万余次 以“零失误、零差错”的一流表现 打造了一张威武雄壮、庄严豪迈的 无论雨雪风霜,不管严寒酷暑 迎着东方的晨曦 怀着赤诚的敬意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今早(11月26日)消息,11月25日,中国驻俄大使馆在审核俄罗斯依可亚航空公司莫斯科-郑州EO429航班乘客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报告时发现,该航班190余名乘客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数值完全相同,这一检测结果无法确保其真实性,导致乘客无法获得健康码登机。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消息,11月25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在审核俄罗斯依可亚航空公司莫斯科-郑州EO429航班乘客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报告时发现,该航班190余名乘客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数值完全相同,这一检测结果无法确保其真实性,导致乘客无法获得健康码登机。据了解,该航班所有乘客均由俄罗斯依可亚航空公司统一组织在当地检测机构进行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
根据《纽约时报》对奥巴马的回忆录《应许之地》的评论,奥巴马说普京像“过去芝加哥那些强悍、有街头智慧的选区头目”。《纽约时报》援引《应许之地》的摘录称,身高1.85米的奥巴马在谈到身高1.7米的普京时说:“从外表上看,他平平无奇。
俄罗斯知名气泡酒品牌阿伯朗·杜索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进博会。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小镇阿伯朗·杜索盛产葡萄,150年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在那里建一个酒厂,生产专供皇室的气泡酒。
左上图: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近期,深圳市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2018年,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的布达克来到深圳加入新建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成为计算数学与控制系一名教授。
中国外长指出,上合组织应坚持多边主义,“坚决防止强权政治将这个世界拉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拉夫罗夫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结束后说,外长们还就阿富汗局势和叙利亚调解问题进行了讨论。
【环球时报记者 柳直】据俄新社1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天谴责西方国家干涉白俄罗斯内政,称针对明斯克的制裁“不可接受”。他还免去了白俄罗斯驻西班牙大使帕维尔·普斯托沃的职务,后者呼吁对8月9日的总统选举重新计票。
8月6日,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展示新冠疫苗。新华社发(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供图)8月6日,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展示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