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巅,澜沧之源。风姿万千,秘境囊谦。
从青海玉树机场沿着214国道直奔东南,穿过羌塘草原无边的旷野,越过海拔4500多米的座座垭口,峰回路转间,便遇见这座高原小城——囊谦。
曾经,这里是青海省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也是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发展缓慢的突出贫困地区之一。如今,小城已完成脱贫摘帽和绝对贫困清零的艰巨任务。当下的囊谦,如珍珠一般,在高原上展现新姿。
清澈的扎曲河流淌过香达镇,从前的“绝望坡”改建为宽阔大道;热情的老百姓越过广场,古老的舞蹈“卓根玛”依然绽放光彩;现代化的教育园区矗立大地,功能丰富的教室里回响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拔地而起的电商产业园,返乡大学生意气风发,经营起互联网工作室。
千年小城,日新月异。荒沟变景区,作坊变产业,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县城边的多昌村,修路架桥、装灯改网、通水入户。土坯房变成独具特色的藏式红砖小院,柏油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接到厨房操作台,教育园区盖到村庄边。贫困户成为致富带头人,“新手妈妈”坐在院子里用手机刷起了婴幼儿教育的短视频……村里的人与物,映衬着这片热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着晓乡海拔4500米的寄宿小学,到占地450亩的县城教育园区,硬件改善,设施完备。校园里的草滩上建起阳光房,篮球课开到室内运动场,孩子们的“高原红”不再生冻疮。现代化教育园区覆盖了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学段,缓解了县城中小学“大班额”“大校额”的状况,孩子们实现了在家门口读高中的愿望。从“好上学”到“上好学”,孩子们共享学习的机会与资源,彰显着教育扶贫的蓬勃力量。
县城里的电商服务中心,自主外卖平台、摄影工作室、“网红”产品销售厅,丰富的特色产品应有尽有。做工精美的唐卡实现在线销售,务工青年拨动几下手指就能预定多样的外卖套餐。130多种特色产品在这里展出,超过100万元的线上销售额在这里成交,30多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这里,时间穿越过千年高原,在新时代的土地上,记录下每一幕平凡的伟大。
(文图: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
今年9月,央吉拉毛和其他577余名学生,进入了青海师大附属玉树实验学校就读。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央吉拉毛和同学们欢喜不已。“这是我们汇聚多方力量,整合多个项目,回应万千群众期待,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成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每逢周末节假日,囊谦县大桥村的旦荣沟内人头攒动,成百上千的游客涌来,目睹这个新落成景区的风采。” 安万扎美四处奔波,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300万元的旅游扶贫资金,并在2018年启动了旦荣沟的旅游开发。
“我从小看着老艺人做黑陶,长大也成了黑陶手艺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产业园内,手工艺人在制作黑陶(7月4日手机拍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扶贫产业园内,手工艺人在制作黑陶(7月4日手机拍摄)。
着晓乡中心寄校副校长久美介绍,学校覆盖全乡6个行政村,目前有297名小学生,全部是寄宿生,每周日下午入校、周五下午离校。31日上午,着晓乡中心寄校和全县其他28所学校(包括教学点)一起,一次性从县里领到8.9万只口罩、60支额温枪。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关于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决定草案的议案。玉树州囊谦县副县长 永江:去年我们一年统计下来,这种野生动物伤害动物事件有八百多起,其中雪豹侵害家畜的有20到30起。
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囊谦县白扎乡巴麦村的村主任洛周倒下了。这位63岁的藏族老人,生前最后一刻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即便是在意识模糊的时刻,他还叮嘱随行的村干部“赶紧回去工作”。在巴麦村采访时,谈起洛周,村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藏族谚语,在他们心中,洛周就是筛子最上面的好人。
10台“全科医生出诊箱”的到来,让散布在雪域高原上的囊谦农牧民,实现了家门口体检。8月31日,北京市西城区和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向囊谦县医院捐赠了一辆高原医疗转运车,专门用于救治危重急孕产妇和新生儿。
去年6月,我主动请缨,担任新兵训练教员,带着他们练习控马卧倒、乘马越障、双刀劈刺、马上射击等高难度动作。骑兵训练作战讲究“人马合一”,我们和军马长期相伴,是最亲密无言的战友。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玉树独立骑兵连连长尼都塔生(左一)组织连队训练(7月6日摄)。新华社西宁7月24日电 题:不忘初心跟党走 康巴四代铸忠诚 尼都塔生一家四代坚如磐石的政治信仰、爱民为民的朴素真情、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