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三江源村民与野生动物的故事:当保护动物成为一种传统文化

2020年02月20日17:3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关于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决定草案的议案。在青海玉树三江源地区,保护动物是一种自觉意识,是一种传统文化。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主要栖息在海拔3000到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属于大型鹿类。因为长有纯白色的下唇,所以被称为白唇鹿。

  近几年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白唇鹿的在三江源地区的数量越来越多,几乎随处可见,因此也难免发生与当地村民冲突的情况。调查人员在玉树州囊谦县调查时,听说一起当地村民被白唇鹿踩踏受伤的事件。

  翻译 民警:白唇鹿突然向她攻击,跳到她头上,把她直接推倒了,然后一直踩踏她的头部和手部。她不恨那些鹿,那些鹿会经常攻击人,但是没有像她受伤这么严重的。她还是不会恨鹿,觉得是她自己的运气不好。

  据了解,以囊谦县为例,这两年由于国家保护力度的加强,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使得野生动物的数量增长迅速,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许多伤害老百姓、伤害家畜的人兽冲突、兽畜冲突事件。

  玉树州囊谦县副县长 永江:去年我们一年统计下来,这种野生动物伤害动物事件有八百多起,其中雪豹侵害家畜的有20到30起。

  面对这么多的人畜冲突的事件,当地村民是怎么对待野生动物的?在这里有一位村民,跟以上提到的伤人的白唇鹿,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温暖深情的故事。

  公巴白玛,是杂多县扎青乡的生态管护员,前段时间下大雪,温度降到了零下20多度,这种天气,人很少出门,但是动物却仍然需要出去觅食。

  玉树州杂多县扎青乡 公巴白玛:我当时去巡查的时候,看到白唇鹿困在雪地里,所以就叫来我的两个儿子,一起把白唇鹿给弄到家里。

  公巴白玛带着同是管护员的两个儿子,赶到了白唇鹿受伤的地方,为了避免白唇鹿受到惊吓,他的两个儿子就弯腰趴在雪地里,分别从两个方向爬行到白唇鹿的身边,套上绳子,本以为可以像牛羊一样牵回家,但是白唇鹿受伤太重,根本站不起来。两兄弟一商量,决定合力把白唇鹿扛回家。

  回村必须要渡过河,在零下20度的雪野里扛着几百斤的白唇鹿过河,几乎不能想象。但是两兄弟做到了,他们一起扛着白唇鹿趟过寒冷的河水,并把它扛到了家里。

  十多天后,受伤痊愈的白唇鹿又健康地回归山林。村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救助,在玉树地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白唇鹿伤人、雪豹吃家畜的现象在当地并不少见,但这并不影响村民对野生动物的爱护和保护。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吕植:从观念上来说,保护野生动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不会问你说为什么保护野生动物,因为尊重其他生命是一个藏民从理念上来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据专家介绍,在三江源地区,除了国家有力的保护政策之外,村民们这种爱护动物,不杀生,不食用野生动物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使得许多珍稀动物在三江源地区得到了良好保护,在青藏高原繁衍生息,也使得三江源地区成为全球野生动物数量最丰富,种类最繁多的地区之一。

文章关键词:三江源地区 白唇鹿 村民 保护野生动物 故事 玉树州 鹿类 白玛 传统文化 囊谦县 责编:付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天天学习丨“马背上的学校”变身记

    走进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一排排民族风格的民居别具特色。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习近平走进长江源村87号,村民申格的家。

  •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

    构建以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提升为统摄目标的跨部门跨行业和面向大流域区域的协同联动(一体化)的行政监管治理体系。展望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切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目标的统领作用。

  • 三江源生态管护员群像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噶丹村,生态管护员才让卓玛在村子周边的草原上捡垃圾(8月19日摄)。在地广人稀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管护员“点成线、网成面”,在生态管护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重磅微视频|生态治理 永续发展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更以理念和行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13年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阐释“两山”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文化十分丨娘本:保护母亲河 画出美好新生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娘本:我叫娘本,我是青海省同仁市隆务镇热贡地区的一个唐卡绘画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娘本:唐卡艺术传到我们热贡地区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代代在传承。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绿色绘就三江源——来自青海脱贫奔小康一线的蹲点报告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电站(8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噶丹村,生态管护员索南吉(右)与才让多杰在村子周边的草原上捡垃圾(8月19日摄)。

  • 中华鬣羚现身青海玉树

    这是8月29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乡白扎林场拍摄到的中华鬣羚。中华鬣羚现身青海玉树  这是8月29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白扎乡白扎林场拍摄到的中华鬣羚。

  • 青海:以绿为进厚植发展底蕴

    透过“生态之窗”透视青海高质量发展成色,青海人无不为此时涌动在青海大地上的绿色“春潮”而欢呼鼓舞。在此基础上,我省正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今年全省试点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目前试点面积已播种各类作物5.2万公顷以上。

  •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当前,各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 生态兴则文明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翠竹绿林连绵,溪水潺潺流淌。“习近平总书记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认识非常深刻,这源自于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实践与深入思考。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