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2月1日,国新办举行生态扶贫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发言人、宣传中心主任黄采艺表示,“十三五”期间,森林旅游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林草部门把生态旅游扶贫作为重要工作持续推进,成效十分明显。
黄采艺介绍,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60亿人次,平均每年游客量15亿人次,年增长率15%。2019年开展贫困地区森林旅游扶贫成效潜力评估和发展策略专项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5500元,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森林旅游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主要体现在“四条途径”和“五种模式”上。
“四条途径”主要包括:通过就业实现增收,占受益贫困人口的18%,年户均增收6162元;通过开展个体经营实现增收,占受益贫困人口的12%,年户均增收4547元;通过发展种养殖实现增收,占受益贫困人口的65%,年户均增收2394元;通过租赁、入股经营等形式实现增收,占受益贫困人口的3%,年户均增收4072元。
“五种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全域带动。通过整合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全面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旅游经济快速提高,实现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二是政策带动。通过制定有力政策,实现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森林旅游扶贫。三是资金带动。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的资金,加大森林旅游投入力度带动扶贫。四是能人带动。通过引进、吸收,发挥能人的作用,促进森林旅游发展带动扶贫。五是特色带动。贫困地区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民族资源、文化资源等,打造个性化森林旅游产品带动扶贫。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2月6日发布,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目前已达6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3400万。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15日上午,国家林草局举行第四季度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森林旅游发展及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情况。截止2018年底,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升到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达到5500元,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雨后的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夏春学告诉记者,1992年,程坤祥率先在村里种植了2亩黄连,取得丰收后开始发动村民们种植,带领庙坝村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跨省游市场恢复后,宁波市象山县推出了“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亲子赶海季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探秘海岛、赶海驾帆。”喀斯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国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景区特别注意疫情防控,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旅游体验。
在森林旅游发展中,不少地区念好“绿”字经,写好生态文章,守护绿水青山,依托生态资源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测算,2018年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46.44万户、147.5万人,年户均增收5526元。
《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顷、森林抚育773.3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4个国家公园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河南首批森林特色小镇名单出炉,看看都在哪儿!
28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的相关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森林旅游是我国林业草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长期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说,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国有景区更大范围、更大力度降价。
政府发包,工程造林;林地流转,公司造林;部门包保,义务造林;依托林场,专业造林……湖北省2018年启动的“精准灭荒”3年行动,通过推动造林主体和投入多元化,已为71.78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