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解锁了哪些成就?

2022-12-31 21:3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12月31日电(刘欢)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突破。这一年,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等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回首这一年,我们在天上解锁了哪些成就?

6次飞行任务,6名航天员,中国空间站拼图完成

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揭开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序幕。

随后,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7月、10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陆续发射,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的9天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发射,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时间仅用2小时,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交会对接历时最短的新纪录。

11月29日,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迎来收官之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并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性时刻。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自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我们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

“再来一次”

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之后,被称为“最忙乘组”的神舟十四号乘务组于12月4日乘坐神舟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

神十四乘组是空间站任务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乘组。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十年前,她曾搭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任务。

在即将返回轨道舱时,刘洋在舱门口停了下来,转身向天宫一号敬礼。当时,她心中约定,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再回来,“没想到这个‘不久’就是十年”。

2019年,刘洋被确定为神十四乘组航天员。空间站中很多任务要求航天员具备足够的上肢力量,这对刘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尽快达标,刘洋与体育教员商量了专门的训练计划,刻苦训练两年多之后,她终于可以乘舟而行,实现了十年前的约定。

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员太空合影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如果说神舟十四号乘务组的关键词是“最忙”,那么神舟十五号乘务组就是“圆梦”。航天员邓清明为这一个航天梦,等了近25年。

1998年1月5日,邓清明成为航天员大队的其中一员,但几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当年与他并肩进入大队的航天员中,8人圆梦太空,5人早已停航离队。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训练。24年后,他终于迎来圆梦的机会。

神舟十五号任务繁重,太空出舱的次数超过以往,邓清明为此加大训练强度和次数。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再来一次”。

当天的训练结束后,对于不熟练的地方,他会要求自己“再来一次”练习,直到操作成熟。“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邓清明说。

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11月30日,两乘组在空间站内合影,一起高喊“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中国空间站是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梦工场”,不仅支持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而且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

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曾表示,未来十年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特别是明年,我们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神舟十五号乘务组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中国空间站建设亦受到国外的关注。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表示,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相关报道援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莫莉·斯克的话说,中国空间站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远见和能力完成壮举”。

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

 

文章关键词:空间站,中国,&ldquo,&rdquo,任务 责编:吴斌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社会汽车保有量超3亿辆 千人汽车拥有量达220辆

    12月31日,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大会系列活动开幕式上举行的汽车产业强链补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广州12月31日电 (记者 许青青)记者从31日举行的中国·广州汽车产业大会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获悉,中国社会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千人汽车拥有量达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 张文宏称易感人群新春是个坎儿 建议家中常备血氧仪

    张文宏表示,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有三个衡量标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对于易感人群的居家监测有四个标准: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 新春将至,但新冠感染高峰期还未结束,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安稳过冬? “对于

  • 空间站在轨组装、发射次数再创新高……2022中国航天这些瞬间令人难忘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探月、探火、探日再出新成果,空间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2022年,中国航天精彩依旧。 2022年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的画面。新

  • 贝利不喜欢被叫“贝利”:名字源自恶作剧

    当地时间12月29日,巴西圣保罗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发布公告称,巴西知名运动员、“球王”贝利因结肠癌引发多器官衰竭,于当天15时27分去世,终年82岁。贝利女儿凯丽·纳西门托在社交媒体发文:“我们的一切都归功于你,我们都爱你。”

  • 艺术大师黄永玉兔年邮票现“蓝兔子”遭吐槽

    近日,中国邮政发行的癸卯兔年图特种邮票图稿再度引发了争议。根据中国邮政介绍,兔年生肖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第二枚名为“共圆共生”,设计者为我国著名艺术家、“猴票之父”黄永玉。这套邮票的设计图稿在今年9月8日公开,预计在202

  • 女子怕被感染20多天没出门:能扛一天是一天

    河南郑州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和三个孩子20多天足不出户,目前一家五口都没有感染,此事引发关注。12月28日,当事女子回应记者,目前家里的物资还足够用十多天,为了孩子,能扛一天是一天,希望一家人能坚持到最后。 担心感染,女子2

  • 丈夫故意把孩子弄哭丢给发烧妻子

    据北青视频报道,12月27日,在山东的一女子分享了一段自己高烧躺在床上,丈夫故意把哭了的孩子扔给自己的视频。 视频画面显示,女子戴着口罩贴着退烧贴正在卧床休息,一男子抱着孩子进入房间说:“孩子就知道哭。”然后把孩子丢到妻子的身

  • 包工头“偷拍百亿院长打麻将”敲诈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无罪

    被取保候审11个月的重庆万州男子易真武,12月28日上午再次走上重庆市万州区法院的审判席。上午10时,法庭对他被指控敲诈勒索海南省原高院副院长张家慧及其丈夫刘远生一案进行宣判——无罪。对于判决结果,易真武表示认同,对于国家赔偿暂时还需要考虑

  • 12岁男孩咳嗽发热在家硬扛一周不就医成“白肺”

    近日,一名12岁男孩咳嗽一周不就医,一侧肺部“扛”成了“白肺”。“抱着侥幸心理一直在家硬‘扛’,没想到‘扛’出这么重的病!”孩子家长悔不当初。 12岁的舟舟一周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并伴有发热,家长害怕去医院会交叉感染,于是在家自行吃药治疗

慢新闻

假的!“蒙华铁路断桥了”系不实信息 假的!“蒙华铁路断桥了”系不实信息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