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犀牛、鳄鱼化石现身三门峡渑池 已挖掘出1000余件

2018年09月06日07:4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5034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勘查小组人员在现场做勘查工作

现场出土的某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

现场出土的某哺乳动物的腿骨化石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房琳闾斌通讯员姚朝晖文图

    黄河岸边,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任村上河。这个默默无闻的豫西小村落,在过去100年间,成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争相前往的热土。

    当地发掘出包括曙猿化石、斯氏黄河猴化石、任村猴及任村猴新属新种化石等大量高等灵长类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众多科学家称,曙猿化石的发现,对研究灵长类的演化、类人猿的起源及其向人类的演化发展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与意义,为类人猿起源于亚洲提供了重要证据,否定了一些科学家提出的类人猿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回放:《大河报》曾揭秘渑池上河曙猿化石发现

    2017年4月19日,大河报以《揭秘曙猿化石》系列报道为题,用三个整版篇幅详尽报道了三门峡市渑池县曙猿化石发现的过往历史及重大意义,并全球首发中国科学家绘制的曙猿复原图。

    2017年4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政府联合在上河曙猿遗址竖立遗址保护碑。同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渑池工作站在南村乡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上河曙猿遗址的保护、利用与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进展:2个化石点,已挖掘出1000余件化石

    为抢救渑池上河曙猿遗址珍贵的哺乳动物化石资源,了解化石的分布状况,2018年3月24日,《渑池上河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抢救发掘项目》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今年7月28日以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派出勘探小组对渑池上河曙猿遗址进行初步勘探。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现场已挖掘2个化石点,发现犀牛、鳄鱼、貘,以及各种藻类等珍贵化石1000余件。

    “曙猿遗址总面积约1000亩,目前仅挖掘了六七十平方米,便出土大量化石,基本上每一镐头下去都有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渑池工作站办公室负责人杨栓朝告诉记者,初步勘探以来,共发现犀牛、鳄鱼、貘等动物的牙齿、腿骨以及各种藻类、部分未知种类的珍贵化石共1000余件,其中以牙齿化石居多。

    “发现的犀牛、鳄鱼等动物化石与现存世界上的犀牛、鳄鱼等不太一样,毕竟是几千万年前的存在,但具体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杨栓朝介绍说,因化石蕴含量大,挖掘时大家格外小心,石块要敲得碎小。部分珍贵化石还用石膏牢牢封住,待运出后进一步鉴定。

    专家:“对始新世动物群研究有重要影响”

    8月31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徐莉、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一行来到上河曙猿遗址,对新发现的化石点进行察看,并对地层岩石化石的辨别与分离进行指导示范。而当地发现如此丰富的化石,也让专家们惊叹不已。

    “这对河南乃至全国的始新世动物群研究都有重要影响,也为将来拟立项建设‘黄河水下博物馆’奠定坚实基础。”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化石研究室主任、上河曙猿化石遗址初探项目负责人贾松海告诉记者,当地处于渑池-垣曲盆地,是渑池-垣曲盆地古生物化石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化石种类多储藏量大,在多年之前中外专家的考察采集中都有印证。据其分析,当地化石蕴含量丰富,但较为分散,未发现整体化石,可能是河流、湖泊沉积形成。

    目前渑池上河曙猿遗址的初探工作仍在继续,同时专家也呼吁要进一步加大对渑池上河曙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相关链接

    渑池县上河曙猿遗址,属中始新世晚期,距今约4500万年。遗址位于渑池县南村乡北仁村上河村,紧临黄河,风景秀丽。遗址面积约66.7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唯一的曙猿化石发现地。

    上河曙猿遗址是渑池-垣曲盆地古生物化石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中国古近纪地层和始新世哺乳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地。1916年6月,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百年来,中外科学家在此发掘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经中外科学家鉴定,在此发现的曙猿化石,否定了一些科学家提出的类人猿起源于非洲的观点,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也是国际公认的人类远祖起源地之一。

    2017年4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政府联合在上河曙猿遗址竖立遗址保护碑。同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渑池工作站在南村乡挂牌成立。

文章关键词:化石 三门峡 古生物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美指中国在破坏环境方面“独占鳌头” 外交部:不要“恶人先告状”

    在7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6日,美国副国务卿克拉奇发推特称,中国在破坏环境方面“独占鳌头”,各个国家、企业和公民必须要求中国停止其破坏性行为。华春莹说,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首批缔约国,并为达成《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作出重要贡献。

  • 联合国呼吁人们结束“与自然的战斗” 点名美国政府需严格控制碳排放

    当地时间12月2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 )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呼吁人们行动起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古特雷斯还说,没有美国的参与,世界不可能克服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难题。

  •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领军者

    当地时间11月2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现了突飞猛进增长,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万分之410的重要门槛。”  塔拉斯同时指出,缓解空气污染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可同步进行,通过从传统化石能源,例如煤和石油向清洁能源转化,这样能降低空气污染,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顾阳报道:“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和新环保法,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

  • 专访:中国“十四五”规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访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狄伯杰

    新华社新德里10月31日电专访:中国“十四五”规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访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狄伯杰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