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林场航拍。
本报今年1月9日推出的长篇通讯《河南有个“塞罕坝”》,报道了商丘市民权林场68年来三代人坚守岗位、不忘初心,在黄河故道筑就了一道6.9万亩的“绿色长城”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改革开放40年来,民权林场和全省其他92个国有林场一样,经历了从财政全供改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最后重新吃上“财政饭”的过程,林场从靠砍树卖树维持运转到不再为温饱发愁、全力投入生态建设。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民权林场的故事,展示了林业建设理念的重大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
亲历者说
民权林场总工程师徐兰成:
做好“生态饭”当好“护林人”
植树造林是务林人的主业,主业不能丢,否则林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是兰考人,从懵懂少年时起就和树结下了缘分。黄河故道风沙肆虐,记得村里的大人每逢冬季总是在农田里挖沟,春季则在河边路旁栽上笔直的泡桐树苗,说可以防风压沙,焦裕禄形象地比为“扎针”。
长大后,我报考了洛阳林校。报到时,老校长问我为啥上林校,看着窘在一旁的我,老人笑着说:“继承焦裕禄遗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嘛。”这是老校长给我上的第一节专业教育课。后来,我在林业战线一干就是近40年,不过不是在兰考,而是在位于黄河故道腹地的商丘市民权林场。
1981年,18岁的我来到林场。这一年,因为财政体制改革,和全国大多数国有事业单位一样,林场经营过程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相当长一段时间,工资不能按时发放,部分年份只好将拖欠的工资记账。
面对困难局面,社会上一度兴起创办家庭林场思潮: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更新采伐后的林地承包给职工经营,实行自负盈亏;或者干脆将林场土地直接对外承包,林场靠收取租金维持正常运转。当时一些人心动了,这样不仅节省造林、管护等开支,而且当年就能扭亏为盈,看似一举多得。
但大多数林场人认为,植树造林是务林人的主业,主业不能丢,否则林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事实证明,外包的做法易造成国有林地产权纠纷、国有林地不保的后果。大家达成共识:我们既然能让寸草不生的黄河故道绿起来,也一定能凭借勤劳的双手自救。
民权林场一直在树种选育培优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杨树因为生长快,木材产量高,经营周期短,见效快,被称为“吃饭树”,我们曾大面积栽植杨树。林场将培育的沙兰杨、72杨、69杨等新品种取代先前的加拿大杨、大官杨等,林木蓄积生长量提高150%,采伐利用周期由40年缩短到20年以下,且木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既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木材,林场经济收入也有了基本保障。
林木良种也为林场苗木产业化带来商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林场出圃的杨树苗一段时间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林场还通过栽植苹果树、桃树等经济林树种,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经营,实现了集体经济增长、职工收入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很快制定了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决策,想把林场建设成为融游憩、康养、教育为一体,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相结合的生态示范基地。近年来,林场规划建设以常绿树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林区道路网32公里,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亮丽风景线。
2018年,期待已久的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1月份,民权林场从事业差供重新恢复为财政全供,再也不用为生计犯愁,林场人将全身心地投入生态建设,保护好抚育好这片林子,做好“生态饭”,当好“护林人”。③8
研究者说
河南省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樊巍:
让生态与民生双赢
民权林场的发展历程是我省乃至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的缩影,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转变发展方式,使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向协调发展转变的一个缩影。
河南的国有林场大都是像河北塞罕坝、民权林场一样,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无林少林、荒山、沙荒集中连片的地区建立起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省森林资源的精华都集中在了国有林场。我是学林业的,这一点更有体会:从大学到研究生、博士,所有的实习基地、试验基地都是在国有林场,参加工作后,各种研究项目、资源圃更是依托各个国有林场。正是在科研活动中我和民权林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见证了国有林场的兴衰起落。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原则,在为国家生态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发展却陷入困境,历史欠账十分严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分灶”吃饭,国有林场下放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事业费难以落实,国有林场大多成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自收自支,不事不企,靠伐树勉强维持。
1998年后,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国有林场管理经营的绝大部分森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林场经营性收入锐减,多数国有林场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造林经营无经费、职工工资无来源的“三无”状态。民权林场更是困难,曾有过职工一两年不发工资、外债上千万元的历史。国有林场守着金山银山要饭吃,更谈不上培育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功能了。
到了本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业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逐步拉开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序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林业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5年,国家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场重新被纳入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工作重心转向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保护。林场人员工资得到了保证,从“伐木工”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林场人的头抬起来了,想的不再是怎样糊口,而是怎样实现“山绿、场活、人富、林强”的发展目标。有不少场长找到我,要求合作搞科研项目,“不要你们的钱,我们出地、出钱,就是想真真正正地干些事”。国有林场的春天真的来了。③8
规划者说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山:
深化林场改革服务森林河南建设
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起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潮,催生了这一轮国有林场改革。
从2016年启动的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目前,我省93个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全部明确。其中,性质划定为一类事业编制的91个国有林场,编制全部核定,职工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长期困扰林场干部职工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我省国有林场总面积684万亩,森林蓄积量约占全省七分之一,是全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生态功能最完善的区域,更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主战场、主力军。解决生存问题只是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第一步。其后,必须探索长远发展路径,实现生产建设向生态建设、林木经营向森林经营、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以更好地融入森林河南建设大局。
适应上述要求,今后国有林场的改革发展将在“四化”上下功夫:
注重生态化。依托国有林场优质资源,建设森林小镇、森林康养、森林氧吧等观光度假基地。在林下空间发展林菜、林菌、林药、林禽、林蜂等种植业、养殖业,既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态有机食品的需求,又促进国有林场经济收入从采伐森林资源向利用森林生态资源的转变。
注重科技化。加强林种林分改造,努力把单一树种的纯林转化为多树种的混交林。加大珍贵树种、乡土树种、耐旱树种、抗性树种等良种选育力度,把国有林场打造成为先进营造林技术的试验示范场。
注重智能化。通过信息化建设,准确获取林木资源及动物资源数据,及时掌握林区生态系统的变化,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引领全省智慧林业发展潮流。
注重人文化。国有林场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孕育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敢于奉献、绿色发展的林场精神。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力弘扬,切实凝聚起新时期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合力。
“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推动国有林场努力实现“山绿、场活、人富、林强”,全力服务省委、省政府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中心工作,用一个个“出彩”汇聚成“多彩”、凝聚成“浓彩”,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美丽河南画卷。③8
国有林场发展大事记
1980年
在国有内乡万沟林场基础上,我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宝天曼省级自然保护区。6年后,登封林场成立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始向森林旅游方面发展。截至目前,全省有36个自然保护区、56处森林公园都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
1996年—2002年
随着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扩大和天然林禁伐政策的实施,国有林场采伐限额大幅调减,林场收入急剧下降,生产生活比较困难。2000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使我省25个国有林场逐渐摆脱贫困
2004年
国家实行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大部分国有林场受益
2010年—2014年
我省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任务12958户,林场职工实现“住有所居”,圆了多年的住房梦
2016年
以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为目标的全省国有林场改革拉开大幕。2018年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林场被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纳入财政拨款
(省林业厅国有林场管理处提供)
文/本报记者陈慧图/本报资料图片
往期回顾|第五届:建设数字河南 助力出彩中原
在10月1日国庆阅兵庆典中,以“出彩中原”为主题的河南彩车让世界为之瞩目。据了解,河南彩车彩饰造型由盘鼓、麦浪、黄河水、丝绸带、高铁列车、郑欧班列、宇通客车、空中丝路、城市天际线、彩虹桥、牡丹花等11种元素组成。
9月25日至28日,2019数字经济峰会暨河南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国际交流会在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峰会以“数创未来,出彩中原”为主题,采用论坛和展览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数字经济最新技术成果,开展了多方国际交流合作,发布了一批亮点突出的重大载体平台,签约了一批标志性重大合作项目。
映象直播 | 数创未来 出彩中原 2019数字经济峰会开幕式
9月21日, 省政府新闻办“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在郑州举行。
“数创未来·出彩中原”9月20日,映象网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9月25日,2019数字经济峰会暨河南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国际交流会将在郑州举行。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9月份在郑州召开,郑州正全城行动,积极打造靓丽城市形象,郑州将以崭新的面貌热情接待参会嘉宾。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联组会议,并向中外媒体开放。人民日报、新华社、香港大公文汇报、北欧时报等境内外69家媒体140余名记者到场采访,共同聚焦出彩中原。
展览图片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国际范儿”。
焦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 许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走在前列 南阳:高质量建设重要区域中心城市以更加强烈的争先出彩意识添彩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