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河南多地能见度不足50米。根据11月13日14时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几乎所有城市均出现污染天气,其中安阳、平顶山、洛阳、焦作出现重度污染,郑州、三门峡、信阳、周口、商丘、开封、新乡、漯河、濮阳、许昌、驻马店、鹤壁为轻度污染。13日14时全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实时排行后20名中,河南占了6个,其中焦作(AQI235)倒数第6,安阳倒数第8,平顶山倒数第9,洛阳倒数第10,郑州倒数第17,开封倒数第18。
13日0时至4时,河南郑州、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济源8市连夜升级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为橙色预警,并启动II级响应。
昨日清晨郑州街头大雾弥漫,不少市民戴上了口罩。
升级:郑州等8市启动橙色预警
11月12日晚,省环保厅副厅长焦飞主持召开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作视频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听取郑州、洛阳、安阳、信阳、济源5市启动预警管控工作情况汇报。据初步测算,此次污染将拉高全省PM2.5浓度3~4微克/立方米。
但此次污染管控期间,个别城市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其中,驻马店上升8.3%、商丘上升5.2%、平顶山上升1.8%。有些城市较未管控期间下降幅度小,三门峡下降2.3%、济源下降
1.2%。
此外,本次污染过程氮氧化物浓度较高,各地检查施工道、路扬尘污染的多,查处工业、机动车和燃煤污染的少,减排措施不到位,管控效果不理想。
根据预测,我省部分城市可能连续出现2至3天以上重度污染天气。13日下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河南省环保厅了解到,在13日0时至4时,河南郑州、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济源8市连夜升级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为橙色预警。截至13日17时30分,除8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外,开封、平顶山、许昌、三门峡4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漯河、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6市启动轻中度污染管控。
预警升级后限行措施是否有变?13日下午,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空气测报科副科长陶杰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郑州市于13日凌晨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II级响应。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河南省环保厅公布的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了解到,当启动重污染橙色预警时,在执行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首先是工业减排措施。在本地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再减排2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比例达到15%以上。
其次是机动车减排措施。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增加公共交通运输运力,保障市民出行,有条件的市可减免公交乘车费用。公安部门可视情扩大重型、中型货车及工程渣土车等限行区域。12日下午,郑州市发布《市区道路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要求下周三起,郑州市区将全天禁行国三柴油车。
分析:大范围雾霾原因有两个
为什么会出现大范围的污染天气?13日下午,郑州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此次污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扩散条件不利,其中包括早上雾大,白天风力小,早晚空气湿度比较大,再加上逆温的存在,都构成了污染扩散的不利条件。二是已经形成一个区域污染的态势,雾霾在区域“抱团”,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打破,要靠强冷空气的进入。“15日晚上到16日,将有一股冷空气进入河南,16日污染会得到明显缓解”。
预测:16日起空气质量有望好转
据河南省环境检测中心预测,14日全省湿度较高,风力弱,安阳、鹤壁等地区将出现PM2.5中度或重度污染,其他地区以轻度污染为主。15日,全省有降水过程,雨前污染加重。全省大部分城市均可能出现重度污染过程,部分站点会出现小时严重污染级别。16日,冷空气南移,预计全省以良为主。17日,受持续较强偏北风的共同影响,扩散条件有利,预计全省以优良为主。(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郭兵文白周峰摄影)
11月27日,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向各市人民政府发布第4号重污染天气调度令。为减少污染物积累,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维护群众健康,山西省大气办要求做好四项工作。
根据《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要求,省污染防治攻坚办建议以上12个市(区)于22日中午12时开始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及Ⅱ级响应。全市停止建筑拆除施工,停止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土石方作业, 停止室外电焊、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等作业。
新闻发布会上,齐向前就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响应和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作出说明;宋彦军宣读《濮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 记者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该厅已发布《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的紧急通知》。其中,11月12日下午至14日上午,11月15日下午至17日,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和许昌将可能出现重度污染过程,其他城市受本地和传输影响,也将出现部分时段中至重度污染过程。
从10月7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入秋以来第一次区域性PM2.5污染过程。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特别是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Ⅰ类—Ⅲ类优良水体、劣Ⅴ类水体3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10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其中,1-7日,区域中北部局地可能出现臭氧或PM2.5轻度污染过程;8-11日,区域北部局地可能出现臭氧或PM2.5轻度污染过程。
苏皖鲁豫区域:7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西北区域:7月上半月,区域中西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东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或PM10。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8日白天,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西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中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高温也导致了大气污染问题,根据《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近年来中国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今年春节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和有关专家就网友关心的重污染成因和变化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解读。今年元宵节期间,叠加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影响,区域内太原、邯郸、石家庄等8个城市PM2.5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记者 阮煜琳)12日以来,中国北方多地出现重污染过程,截至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共有72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显示,18日13时,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太原、济南、青岛、郑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唐山、邢台、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呼和浩特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413,首要污染物为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