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人民网评:为推动新疆地区文化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8年11月17日10:48  来源:人民网

5034

  阵阵驼铃,丝绸之路留下千年不绝的传唱;座座古迹,天山南北讲述着历久弥新的璀璨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既推动了各民族文化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从各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宗教文化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的一贯立场,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文化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白皮书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已经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文化交流交融的舞台上,新疆各族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自己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创造中铸就新繁荣,在文化进步中取得新发展!”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回顾历史,不论是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交流互动,还是绿洲农耕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相得益彰,抑或是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新疆成为中华文明向西方开放的门户和中介,这些不仅造就了新疆各民族璀璨的文化历史,更形成了兼收并蓄、多元并存的文化品格,决定了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景观。正如白皮书指出的那样,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开创了新疆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进步。10种语言和文字在司法、行政、教育、新闻出版等领域被广泛使用;109处宗教文化古迹被列为国家或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件珍贵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修复;截至2017年,新疆有公共图书馆112个、博物馆和纪念馆173个、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1%和97.4%……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今天,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普通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断繁荣的文化产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逐渐扩大的文化影响力,成为新疆靓丽的名片令全球瞩目。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史诗般“进步,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大量资源的持续投入。长期以来,中央和自治区政府把新疆地区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尤其是在制度设计、法律完善、政策落实上重点着墨、下大气力。比方说,制定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等,为文化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撑。再比如,成立自治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修缮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等基础工程。这些扎实有效的举措,体现出中国政府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坚定决心,为推动新疆地区文化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续写新疆地区文化发展新的篇章,如何在文化创造中铸就新繁荣、取得新发展?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中华文化这个动力之源的作用,自觉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中不断推崇出新。有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擘划,有各民族人民的奋斗实践和创新伟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繁荣文化事业必将标注新疆地区未来发展的底色,造福更多人。

文章关键词:文化使命 草原游牧文化 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十四五”时期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笔者认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断,在谋划“十四五”规划时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地评线】潮评|坚定文化自信,让宝贵文化和自然遗产赋能新时代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悠悠五千载的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纵使岁月蹉跎,文化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时下,书法国画、诗词歌赋、传统戏剧等传统文化日益备受关注,不论是历史遗迹、文物国宝、非遗传承还是国学经典,都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底蕴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建设成就述评

    题: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建设成就述评 中华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峥嵘岁月的磨砺、伟大实践的锻造,凝聚亿万人民为新中国发展不懈奋斗。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

    作者:韩美群(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杂思想体系和文化有机体,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如果将其简单化、抽象化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单纯个体,势必是片面的和形而上学的。

  • 中国共产党在重振中国文化自信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中国文化自信培植和积淀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别文化自卑、经历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逻辑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

  • 崭新的气象——改革开放40年变迁系列述评文化篇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言,文化创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背后的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深入人心。近年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曹文轩获安徒生奖,中国作家走上世界文坛最高领奖台,成为中华文化恢弘景观的最新注脚。

  •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40年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开启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自觉把握,40年来,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的基本点。

  •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2.坚守中华民族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高度,就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特殊价值。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15日发表《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迁徙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多种文化交流交融的舞台。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